周五,伴着隐隐的春意,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聚集在清凉小学,3月份工作室活动如期举行。今天,我们在这里聆听了清凉小学宋筱央老师的主题中队活动课。
在轻柔的班歌声中,“爱护我们这片树林”主题中队活动娓娓拉开了序幕。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第一小队用平时的摄影作品揭示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文明班级”不来我们班了,班级卫生出现了问题。孩子们用自己的“第二双眼睛”——照相机,记录下了班级地面纸屑多、垃圾桶周围比较脏、卫生柜不卫生、教室开无人灯、同学浪费饮用水等一系列问题。接着,第二小队的队员们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四个小品让同学们自己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大家共同制定了“森林公约”,倡导班级中每个成员都能遵守“森林公约”,维护班级环境。如何维护?同学们竞争上岗,“点灯管理员”、“卫生柜管理员”、“地面维护员”……等小岗位负责人应运而生。教室的角角落落都有了孩子们的关注。每个孩子都意识到了要维护班级环境。最后,在制作环保标语和环保服装表演的环节中,活动课渐渐接近尾声。
课后,工作室全体成员围坐在一起对这堂课进行了交流。大家都认为,这堂课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且整堂课都由学生主导完成,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标题的设计和“蓝天小树中队”的班级文化相当吻合,主题活动的切入也是紧紧围绕着班级文化建设进行的,可以看出宋老师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同时,大家也都有着相同的疑惑:活动进度十分紧凑,但孩子们在课堂上受到的教育似乎并不大,对学生的触动也并不明显。为什么会给人这样的感觉?韦校长最后作了点评,指出了问题所在。
首先,老师的活动目标有点散,希望面面俱到,所以内容形式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忽视了表现的内容。其次,学生立场体现得不够。本次班队课是根据班级存在的卫生问题开展的,可这个问题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已经渗透到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了,所以课堂上,学生已经没有了震撼和热情,也就相对减小了目标的达成度。第三,班队活动课应该还给学生,但学生到底没有经验,老师应该适当介入调动气氛,让课堂逐渐活跃起来。
宋老师的课让我们有了很多的收获,韦校长的话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立场始终是我们班主任应该关注的。与其自己绞尽脑汁,不如发动学生的力量,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
对于主题班队活动课,我们都在不断地探索中,其间会有灵光一现的惊喜,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放弃探索的脚步,我们就能越行越远,越走越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