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生机勃勃的季节,我们一行二人代表兰陵小学老师,有幸来到南京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参加第14届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活动。我们领略大师的风范,进行心与心的碰撞,心中流淌着无限感触。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叹作课老师丰厚的文化内涵、“千年磨一剑”的功力,以及深度解读教材、用心思考的精神。
孙双金老师的《最大的麦穗》一课令人震撼,他的教育理念——带着小问题走进课堂,带着大问题走出课堂,令人折服。他主张“站着读书”,不盲目相信书本,要带着思考去阅读,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正是孙老师这种理念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思辨中,燃起了智慧火花。课堂高潮迭起,相信走出课堂的学生不仅仅是收获了一堂课,更有诸多人生的启示。
王崧舟老师的课,诗情画意的语文有深度,意犹未尽的课堂有宽度,水火相融的教学有气度,将文字的欣赏引向了课外,为学生推开了一扇扇窗。《望月》一文,王老师读出了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三个意境,赋予了“千江有水千江月”二重意境,他要透过文字让学生看到一种文化。
朱文君老师的小古文教学,在巧妙的点拨中渗透了古文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这种学中得法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能举一反三,学生学得投入、学得轻松。
薛法根老师的《猴子种果树》,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内隐的表达结构,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类结构文本的自觉阅读。整堂课在欢愉的气氛中进行,和谐与智慧共生。
……
精彩课堂一个接着一个,让人深深感到,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有思想,有深度,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让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文化内涵、有思想的语文老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