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解小:顺水推舟,教学“无痕” 
解小:顺水推舟,教学“无痕” 
发布时间:2012-04-19   点击:   来源:解放路小学   发布者:潘晨阳(解放路小学)


 

      周三下午,数学教研活动有序的进行中,两名活力四射的青年教师陆卫华和王小波向我们分别展示了《认识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两节课都与分数有关,但两位男老师风格不同,设计不同,演绎出了不同的课堂。陆卫华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运用启发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让学生感受主动参与的乐趣。陆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涂色、对比分析、生活中的分数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让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环节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王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调查,学生在学分数加减法这课之前,已经有了较多的相关知识、经验。比如学生掌握了约分、通分的方法,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明白了分数与小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等等。现场的教学表明,也正是由于学生合理调用了这些储备的知识,才造就了课堂的精彩,促成了个人智慧的生成。通过复习铺垫、大胆猜想、适时验证等手段,学生自我掌握了计算方法,了解了转化的原理。

      课后研讨活动中,邓老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进步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一些客观的评价。她提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潜在的意识结合重难点进行“无痕”的突破。从认知心理学上看,今天的学习是学生在加法计算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是在颠覆基础上的继承。我们可好好利用一番,安排学生先初步感知,直觉猜测结果,把他们的这种元认知放大,然后在质疑中,让他们惊现这里不能直接相加,接着进行深层的体验探究,学生自然地要想:怎样才可以直接相加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转化的思路有了着落点,智慧的生成也就成了必然。

      三节课时间的教研活动转瞬即逝,老师们在课后仍意犹未尽,回到办公室还在交流着各自的想法。相信在这样务实钻研的教研活动中,青年老师们会得到更多的养分,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