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09
点击:
来源:博爱小学
发布者:巫惠群(博爱小学)
5月8日,数学攻关组老师在练兵室一起聆听了六年级陈阳老师执教的复习课《比、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整理与复习》和王丽娟老师执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打折》。
《比、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一课,陈阳老师安排学生课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形成自己的预习作业。在上课伊始,即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取长补短,交流整理收获,对整理知识的方式方法形成初步认识。然后,老师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评价,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整理知识时应该提纲挈领,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概念体系。接着陈老师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从基础题到拓展题,使学生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在变式练习中提高解题能力。
《打折》一课,王丽娟老师首先安排学生课前到生活中去寻找有关打折的信息,将这些打折信息进行归类,然后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后,王老师围绕预习作业,一方面展示各种打折信息,一方面调动学生兴趣,把学生引入打折的世界。在对具体问题的交流中,学生逐渐对打折现象形成基本看法;在解决问题中,学生逐步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在比较和变式练习中,学生拓展了解题思路。这节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了应用意识,发展了数学思考能力。
课后,全体攻关组老师和陈校长就预习模式下的复习课和实践活动课进行了探讨。首先,在复习课的整理环节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结构化,而不是简单的条目化。老师们普遍提出,对复习课预习作业的指导还有待加强,老师下一步工作应该培养提升学生从整体角度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陈校长就《比、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提出了对“比、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整理归纳的初步构想。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们认为,在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不能在交流中只关注优秀学生的思维成果,而是应该借用这些成果指导全班同学以提高解题能力。另外,在练习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练习难度的层次性和严密性,避免学生在思维上出现不必要的障碍。
最后,陈校长建议大家继续对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深入研究,老师对知识的体系化和结构化要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复习整理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对每个问题应做好充足的预案,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使交流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