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04
点击:
来源: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发布者:丁勤芝(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5月30日下午2点,我们丽华二小全体老师聚集学校一楼电教室进行“基于交互式白板在空间图形中的运用”课题阶段性展示——暨数学“有效课堂”全校大研讨活动。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市电教馆戴主任,区教研室于纯老师和区电教馆管雪沨主任一起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的活动总共分为两大块,首先是由潘立老师执教五年级《圆的周长》一课,接下来是围绕课题和本次课堂展开的一个互动式的研讨。 在研讨中,在座的各学科老师都作了精彩的发言。语文老师说: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圆的周长》,潘老师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在课堂上老师为学生服务,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好。数学老师则是从数学专业的角度展开点评,有的是从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有的是抓住本节课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痕迹的“猜想—验证—拓展延伸”方面,有的则是从课的结构方面展开点评,数学老师的发言相当具有学科特点,让在场老师进一步对课有了本质的认识。同时,由于交互式白板进入我们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我们数学课题组作为大胆尝试先走出了一步,现场不同学科的老师对此还发表了很多的困惑,如:在数学的小组合作探究中,可以有良好的体现形式,那么语文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通常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孩子们在进行科学实验操作前,先设计好实验的步骤,以及中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情况的处理,那么就和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动手实践有些差异,是否数学动手实践之前也能设计好相关实验的方案再进行操作呢?
最后三位到场专家纷纷对老师们的困惑进行了解答,管主任认为先进技术的使用,并不是使学科和它进行整合,而是融合。于老师认为,对于课题组发给每位老师填写的观察量表,是否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使没有经验的老师也能顺利记录,有效参与到研究的每个环节中。戴主任认为,交互式白板技术是所有的信息的集合体,它大大改变了黑板的局限性,同时它不是为老师的教学服务,而是为学生的不同个体学习需求所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设计要以块状呈现,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在学生与学生不断合作交流中发扬个性,真正形成学习共同体。
通过这次活动,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三位专家为我们今后的课题开拓了思路,也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明天会更好。
(莫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