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博爱教育集团:别样的中澳教研交流,特殊的万圣节礼物  
博爱教育集团:别样的中澳教研交流,特殊的万圣节礼物  
发布时间:2012-11-02   点击:   来源:博爱小学   发布者:巫惠群(博爱小学)








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在此洋溢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节日里,常州市博爱小学英语教研团队收获了一份特殊的万圣节礼物——中澳合作的课例研究。澳大利亚墨尔本Elsternwick学校的Janine老师和博小的许丽华老师携手开展同课异构,分别执教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5 Look at mestory time,南京师范大学刘学惠教授,常州市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和常州市小学英语研修团队一起参与观察研究了这两节体现中西方小学英语教学理念的精彩英语课。

同课异构,中西教育理念的重磅冲击

    上午,博小的演播厅暖意融融。首先由澳方的Janine老师给三(3)的孩子们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满怀新奇的孩子们围坐成两个大圈,在与Janine老师亲切的问候中开始了师生间毫无距离的交流。Janine老师丰富的体态语言、幽默的教学风格及宽松的课堂氛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Janine老师在对自己作简单介绍后,引导同学们谈论已了解的衣服类单词及如何赞扬他人,在真实自然的交流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内容,最后的朗读、表演及总结反馈环节都给听课老师带来了巨大教育理念的冲击,引发了大家对中西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差异的深深思考。

第二节课是博小许丽华老师执教的同课异构。这节课的设计基于上周教研员老师、博小英语团队和市小学英语研修团队部分老师共同讨论的成果,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取舍和调整而形成教学计划。整节课由教师爱画各种衣物的兴趣爱好入手,学生学习了“skirt,T-shirt”等衣服类单词和Look at ...句型及赞美他人的表达,为理解文本做铺垫;他们通过看卡通圈衣物,读文画句等手段理解文本;最后通过模仿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内化文本。老师活泼自然的教态、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和极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度剖析,中年级故事教学的强力洗涤

下午,博小的会议室热火朝天。在南师大刘学惠教授和教研员黄小燕老师的引领下,大家对上午的两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大家围绕一些原则性的理念,分别从趣味性、实效性、交际性、以学生为中心等方面交流对两节课的总体印象。澳方“蹲下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给孩子学英语策略的理念,充满童趣、多样化的课堂反馈,中方的扎实有效的知识教学、深刻透彻的文本解读成为最热点的讨论话题。透过两堂课,教授带领大家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展开了对细节的进一步深挖。教授反复强调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指向教学目标,和黄老师提出的坚决反对“标签式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大家反复回放录像,反复琢磨教学环节,对细节进行深度剖析研究,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积极为第二轮的课堂教学重构献计献策,最终形成了第二轮课堂教学的框架。

此次以同课异构的形式、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而展开的中澳合作的教育教学研究,真正地把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更大的外延平台,也为中西方小学英语教学交流添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论中国的老师,还是澳大利亚的老师都经历了一次中西教育理念的撞击,正如教授在研讨结束时说的:Everyone learns from it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