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对于博爱教育集团英语研究团队的老师们来说,是十分特别的一天。这一天,我们与大洋彼岸的教育同行,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友好学校Elsternwick小学的Mark校长和Janine老师进行了一次跨越国界的教学研讨,在交流过程中共同成长。
与以往的研讨不同,这次的交流更像是一次轻松惬意的英语角活动。清晨的会议室里有初升的朝阳,有淡淡的咖啡香,有中澳
求同----课例研讨,同课异构
话题由前一天澳方老师Janine和我校许丽华老师同课异构的三年级Unit5教学展开,虽然授课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教育行为背后的理念是相通的。双方老师在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方面达成了共识。对于语言教学,我们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表达需要,适度拓展。总之,一切语言学习活动最终指向的目标是用语言进行交流。
存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老师,博爱英语教研团队的老师们对于澳大
随后Janine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澳大
共享----展望未来,共谋发展
讨论的最后,话题又回到了我们的学生身上。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们希望这样跨越国界的交流能延续下去,并能将交流的范围从教师的层面拓展到学生的层面。对未来的交流,我们一起作了计划:
1.资源共享。对于中方的英语教学,澳方学校定期向我们提供英文绘本和相关书籍。对于澳方的中文课,中方学校也将及时提供相应的中文读物。
2.加强互动。双方学生建立长期交流关系。通过书信,电子邮件,写贺卡,明信片等方式进行书面交流,相互了解增进友谊。
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两小时的研讨很快接近尾声,最后中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