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 让品德学科在活动中焕发生命光彩
发布时间:2013-01-05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唐剑(天宁教育文体局)
冬雪已至,窗外寒意渐浓,然而虹景小学的教科研中心内,我区品德学科体验类活动设计的交流现场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本次活动是区教研室基于区域调研,在前期先后开展了“从教材使用侧面看课程落实”、“就教材创造性运用谈资源整合”后就如何从课程落实层面向课程品质提升层面深化的一次专题研讨。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全区各校品德教研骨干和分管领导,以及市、区教研室的专家和领导。各校在前期校内经验交流的基础上,推荐一项学生体验活动展开介绍。介绍围绕设计前的分析、活动目标、具体开展流程、实施效果及推荐理由等方面展开。有的是某一节课的某项活动,有的是某一单元的长程活动;有的是基于校本教研的原创设计,也有的是借鉴他人成果践行后的推荐。活动主题丰富且指向明晰,涉及到学生道德生活中的合作、珍爱资源、感恩、分享、创造都诸多方面,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特别关注到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活动设计或激情,或明理,或导行……虽不一定大而全,但有着共同的追求——有效而能入人心。
同时,此次活动设计的交流也是一次区本的课程培训,延陵小学合理的资源整合;二实小展示过程的规范性;北环小学的全员体验、连续体验设计……在广泛地分享、交互、学习中,每个学校从其他学校身上学到很多。作为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又是一次课程评价的过程。从评价主体看,有基于学校自己的自评,有兄弟学校的感性他评,有特评专家的理性他评……在活动设计的深度和立意中,反映出教研组对课程理解的深度。在充分而广泛地交流中大家形成共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良好的品德行为应该在活动中践行并得以巩固。
正如市教研室戴慧老师在活动点评所说的,本次活动在教育目的的研讨、教育手段的交流、教师培训的示范收获丰硕。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变活动的点状实践为主体化系列化的思考,真正让品德课“动起来”,打造“学生欢迎、教师认可、学而有效”的新品德、新课堂。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全区各校品德教研骨干和分管领导,以及市、区教研室的专家和领导。各校在前期校内经验交流的基础上,推荐一项学生体验活动展开介绍。介绍围绕设计前的分析、活动目标、具体开展流程、实施效果及推荐理由等方面展开。有的是某一节课的某项活动,有的是某一单元的长程活动;有的是基于校本教研的原创设计,也有的是借鉴他人成果践行后的推荐。活动主题丰富且指向明晰,涉及到学生道德生活中的合作、珍爱资源、感恩、分享、创造都诸多方面,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特别关注到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活动设计或激情,或明理,或导行……虽不一定大而全,但有着共同的追求——有效而能入人心。
同时,此次活动设计的交流也是一次区本的课程培训,延陵小学合理的资源整合;二实小展示过程的规范性;北环小学的全员体验、连续体验设计……在广泛地分享、交互、学习中,每个学校从其他学校身上学到很多。作为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又是一次课程评价的过程。从评价主体看,有基于学校自己的自评,有兄弟学校的感性他评,有特评专家的理性他评……在活动设计的深度和立意中,反映出教研组对课程理解的深度。在充分而广泛地交流中大家形成共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良好的品德行为应该在活动中践行并得以巩固。
正如市教研室戴慧老师在活动点评所说的,本次活动在教育目的的研讨、教育手段的交流、教师培训的示范收获丰硕。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变活动的点状实践为主体化系列化的思考,真正让品德课“动起来”,打造“学生欢迎、教师认可、学而有效”的新品德、新课堂。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