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春天,既有2012“恐慌”后的重生喜悦,又有大雪纷飞后的阳光灿烂。我们——邓炜工作室的全体成员,
总结交流、分享成果
2012年,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忙碌中度过了充实的一年。课堂教学中,既有潘雪琪、戴霞等老师上的示范课例,同样也有多位工作室成员和我们分享的研究课例。文本总结中,既制定了天宁区计算能力标准方案,又有大家在研讨反思中提炼而写成的一篇篇优秀论文(发表、获奖)。我们是思考的、我们是努力的、同样,我们也是收获的。
补充养份、积淀内涵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深,想得更远,
找准落点、走出瓶颈
根据上学期研究的得失,工作室今年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以《分数的意义》为切入点。关于分数,成功课例很多,但是学生学习还是困难重重。如何走出分数研究的瓶颈,我们把着眼点放在研究学生、分数的本质、学生对分数的学习三大模块。前期制定有针对性的三份相关问卷调查表,每位工作室成员查阅文献,清晰分数的概念,形成对分数比较完整和全面的认知。三——五月,进行三次(9堂)有效的课堂实践,逐步细化、逐步提炼,最后形成对分数意义完整而有效的认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