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数学>>计划总结>>活动报道:邓炜工作室《相逢春天,相约怒放》 
活动报道:邓炜工作室《相逢春天,相约怒放》 
发布时间:2013-02-24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邓炜(天宁教育文体局)


 

       2013年的春天,既有2012“恐慌”后的重生喜悦,又有大雪纷飞后的阳光灿烂。我们——邓炜工作室的全体成员,222下午,如约相逢在一起,盘点2012年的收获,规划2013年的新步伐。

总结交流、分享成果

       2012年,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忙碌中度过了充实的一年。课堂教学中,既有潘雪琪、戴霞等老师上的示范课例,同样也有多位工作室成员和我们分享的研究课例。文本总结中,既制定了天宁区计算能力标准方案,又有大家在研讨反思中提炼而写成的一篇篇优秀论文(发表、获奖)。我们是思考的、我们是努力的、同样,我们也是收获的。

补充养份、积淀内涵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深,想得更远,邓炜老师将一本《茶余课后》推荐给大家,她指出:这本书出自从教三十多年的数学教研员之手,全书内容精要、面广幽深、是我们茶余课后的营养品,非常值得慢慢咀嚼。其次,她还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小学数学研究》,这本书以小学数学内容为研究对象,帮助小学教师加深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小学数学相对严密的框架,介绍和处理与时俱进的一些新的数学问题以及为小学教材处理提供合理的教学建议等。

找准落点、走出瓶颈

       根据上学期研究的得失,工作室今年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以《分数的意义》为切入点。关于分数,成功课例很多,但是学生学习还是困难重重。如何走出分数研究的瓶颈,我们把着眼点放在研究学生、分数的本质、学生对分数的学习三大模块。前期制定有针对性的三份相关问卷调查表,每位工作室成员查阅文献,清晰分数的概念,形成对分数比较完整和全面的认知。三——五月,进行三次(9堂)有效的课堂实践,逐步细化、逐步提炼,最后形成对分数意义完整而有效的认知。

      春暖花开,我们期待下一期的“怒放”……
                                                                                              撰稿:俞敏惠      摄影:王小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