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局小教育集团语文教研活动:春天,来一场头脑风暴! 
局小教育集团语文教研活动:春天,来一场头脑风暴! 
发布时间:2013-03-08   点击:   来源:局前街小学   发布者:局小宣(局前街小学)








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节,一切都在萌芽阶段。36日上午,在这样温暖的日子里,局小教育集团的语文老师们围坐在一起,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大家交流了本学期各年级备课组的教学计划,并针对《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一文进行了理论学习和研究。

交流备课组计划,研究氛围浓浓

开学后经过各年级备课组老师们的研究,均制定了本学期语文备课组计划。三年级的邵佳丽老师围绕中年级的过度关制定了本学期的学科基础达标为写好钢笔正楷字。二年级备课组决定本学期会围绕学古诗、背古诗、写古诗、积累古诗等方面展开一系列活动等。而一年级组则是围绕识字展开教学活动。四年级备课组的研究专题是观察作文。五年级备课组则是围绕读书活动开展。交流结束后,王瑞芳老师肯定了各备课组的研究成果,还提出了“活动是否太密?”“如何挖掘有效性、高效性,让学生收获更多?”的问题留给教师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理论学习研究,碰撞思维火花

通过一周的自主学习后,各个备课组的老师们针对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一文又再次进行了交流讨论。四年级组的臧静老师阐述了自己在这次学习后的思考并提出了“在课程设计上怎样把握‘度’的安排的困惑”。六年级组的黄妍老师则是就我校“新基础教育”的背景表示了对吴忠豪教授观点的认同感,并提出教学目标可以指向本体性知识,语文教学可以按照于永正老师“认识——实践——总结”的流程设计。接着,三年级的陈凯老师用诙谐的语言结合“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表达了他对“本体性”教学的观点。“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肖燕老师用一句经典的话引出了一年级语文老师的研究结果:“本体性”和“非本体性”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不是如何区分,而是如何融合的问题,接着结合《春笋》一课为例,讲述教师如何落实基础性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新授“发展性”教学内容,并且做到集中、明确。刘花老师则是从五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已经在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改变上具体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得更扎实,让课堂更有语文味。

最后,金东旭主任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并建议各位老师在下周的活动中能带着三个“一”参与听课:一个目标的拟定,一个活动片段设计,一个活动的记录。怎样的课堂支架才能使目标有效落实?用怎样的视角解决文本和学情分析?金东旭主任表示,文以载道,吴忠豪教授仅用“渗透”两个字就告诉了我们答案。而如何看待教材?如何将教材真正有效地落到课堂?金主任也希望教师们继续思考下去。

春天,万象更新,希望萌动,语文教研组的这次集体教研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各个备课组带来的新变化,新观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