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进行快乐的习作
——清凉小学王黎老师访谈侧记
想写作文没有内容写怎么办?
怎样能写出和别人与众不同的文章?
读了很多课外书,怎么还写不好作文?
怎样利用家长资源进行作文教学?
…… ……
面对写作,很多孩子困惑,很多家长纠结,更多老师在思量,可是这些问题到了清凉小学王黎那儿似乎不太成为问题了。去年的烟花三月,天宁区习作工作室成员杨颖先、蒋婷飞一起就习作教学对王老师进行了一次访谈。说是访谈,不如说是一次习作教学的学习。
与众不同——“采蜜本”积素材
此采蜜本每天只记两句话,一句话写自己看到或者经历过的事情,一句话写自己的感悟,王老师每天都会给孩子评讲,让他们选择特别好的题材,拟定好题目,拟好中心,单独撰文。通过每天写两句话的多年实践,没有素材的孩子手里也有了一把素材。
独门自创—— “情景作文法”
王老师二年级接班的时候自己编了一套童话看图写话教材,引导极富想象力的二年级孩子充分发挥想象,还要边想边表演,说也奇怪,孩子们自己演过后居然能满足地坐下去继续动笔书写,写出来还就是形象生动。王老师的学生都知道,写不出演一演就行,这叫“情景作文法”。
井井有条——习作训练有序列
在同王老师的访谈中,听得最多的词语是“序列”。一年级从学拼音开始,就一定要规范孩子把话说完整;二年级教会孩子想好、写好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三、四年级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文字;五年级上帮助学生积累,五年级下教会学生谋篇布局;六年级上教会学生如何修改文章,六年级下学会一个题材多种使用。
量体裁衣——学生辅导因人而异
“超越”是王老师送给所有同学的词语。超越老师的提纲,超越自己,超越同学,超越老师的下水文,一点点的在超越中寻到写作的快乐。然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十个手指亦是长短不一。树立孩子写作文的一些信心,给他材料,给他提纲,帮他积累语言,让她有信心、有感觉后,他也就能写出好的东西来了。
字斟句酌——“积累”与“鉴赏”结伴同行
“不要相信外面的作文选”,“我们一起做个鉴赏家”,这是王老师常常对学生说的。在孩子们三四年级时,王老师常常会把她读到的精彩段落投影出来给学生欣赏。教会学生如何评价文章,抓住一个词语,抓住一句精彩的句子,抓住巧妙的结构等等。正如王老师自己所言“只有教会学生懂得评价别人的文章,懂得欣赏别人的文章,才会知道自己如何构思自己的文章。”
——摘自王黎老师博客
也许没有多久,这间小屋的孩子们即将步入中学的大门,但他们一定会常回小屋的,因为这儿记录了他们习作起步的点滴,这儿有习作启蒙的王老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