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局前街小学学生发展部变革了“班主任研讨日”活动的模式:转化骨干班主任的研究角色与责任,以年级为单位,承担一个月的研究任务,完成“1+2>3”的整体呈现。
3月份是一年级承担的“班主任研讨日”活动。一年级团队抓住一年级小龙娃即将入队这个契机,以“红领巾在召唤”为主题,开展了序列研究。每一节班队课都有不同内容,步步引领,让少先队组织真正走近小龙娃内心,而不是热闹一个形式。
在“班主任研讨日”当天,一(8)班的沈花老师和一(10)的许颖斐老师分别呈现了《红领巾,来敲门》和《红领巾,我来了!》两节班队课。沈老师从绘本《是谁在敲门》带孩子进入神秘客人来临的情境,随之了解少先队组织的由来,引导孩子认识少先队员的作风,在故事中进行组织教育。许老师的班队活动从优秀少先队员入手,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并通过丰富的班级生活照片,展现小龙娃的成长画面,大家发现了自己身边的少先队员榜样,清晰自己的努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培养组织意识。
两节课后,分管学生工作的许嫣娜校长针对两节课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评价意见,以“你认为这节课在孩子入队过程中最重要的意义在哪?一节课后孩子的成长在哪?”串起两位执教老师的上课反思,也从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入队教育的组织活动、课堂组织的新思路。
研讨最后,大队辅导员陈旻老师针对一年级开展的班队活动建设进行了“入队憧憬下的生活化专题式教育”的专题讲座,生动呈现了一年级老师引领学生,在红领巾的召唤下的真实成长。加入少先队,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是一年级孩子梦寐以求的神圣时刻,抓住契机,深入研究这样的节点时刻,能让入队的神圣,少先队员的荣耀真正内化为孩子的内心品质,实现老师对孩子生命成长的真实关注,实现共赢。
同一年级中的两个班主任,两堂主题研讨课;一位骨干班主任,一场研究介绍。这样一种研究形式既提升了骨干班主任在年级组内的引领作用,又让每月研讨日成为局小班主任碰撞、交流、提高的研究平台,让1+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