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全体数学组教师聚集在教师阅览室开展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主题是“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评价,由徐青校长亲自为老师们导读。
活动伊始,徐校长先让教师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典型案例,找出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中的重点,再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如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怎样进行长程规划,展开“三放三收”互动结构。在教师学习体悟的基础上,徐校长指出,实施新基础教学,教师要做两个层面的转型:一是教学理论层面的整体系统的转型,二是教学实践层面日常行为的转型。这一看法得到了教师们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接着教师们一起学习了《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中有关“数学教学互动生成的展开逻辑”,了解到互动生成的过程展开,主要是由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三个相互区别的步骤组成。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们就“开放性导入”、互动性资源如何捕捉利用、课堂中怎样避免“思维替代”、并联式呈现资源的优势、教师在教学时如何回应反馈、课堂总结时怎样进一步开放延伸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教师们对“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过程逐步清晰、完善。带着学习的激情,教师们又一起研读了“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评价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评价表、课堂教学反思评价表,希望以此引领日常实践,提升研究品质。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之路我们北郊小学才刚刚启程,全体教师将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动用心去践行其教育思想,期待与学生一起在“新基础教育”中不断突破,不断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