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师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与认真,也要有仰望星空的智慧和情怀。的确,教师不应该是个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名思想者和研究者。5月16日下午,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副校长、省特级教师姜明红老师来到了红梅中心小学,给老师们做了题为《教师如何做研究》的精彩讲座,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教师年龄偏大,教科研工作热情不高,这一直是我校教科研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很多教师对研究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教科研是务虚的,要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才能做得好研究,而普通老师只要能上好课,教好书就行了,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搞研究。
针对我校教师的现状,姜校长从“教师要不要做研究”、“能不能做研究”、“如何做研究”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艰涩的术语,只有一个个发生娓娓道来的故事。“孵蛋的故事”、“一件红衣服的故事”、“一堂随堂课引起的追问”……大量发生在身边的生动鲜活的案例引起我们的共鸣。不知是刻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姜校长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中年教师,这又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年龄的距离。
这些似曾相识的故事也许曾经也发生在你我的课堂,而我们缺少的正是那一份适时把握的敏锐、静下心来的思考和追根溯源的执著。姜特深入浅出地讲述,让“研究”这个高高在上的字眼一下子平实起来。让我们知道了,教师做研究,首先要学会且行且思,要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问题即课题,追求定向连续,然后便是滴水穿石的执著。每个教师心中首先都应该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追求,面对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面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开始我们的研究和探索。而研究能让行动增值,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提升人生的价值,体味职业的幸福感……
窗外天色阴暗,阴雨霏霏,而认真聆听着的老师们却感到心中温暖和亮堂了许多,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应该用哪种方式来“行走”?听完讲座,很多老师已经找到了答案:用心做教育,思考、实践、追问,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那就是我们的追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