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与上海名师、名校零距离——天宁区校级领导赴上海挂职学习纪实(五) 
与上海名师、名校零距离——天宁区校级领导赴上海挂职学习纪实(五) 
发布时间:2013-05-22   点击:   来源: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发布者:吴琴娣(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挂职培训已值第三天,我们静安第一中心小学的培训依然充实。今天,我们共听了四节课和一个专题讲座《名学科建设》,受益匪浅。

      听课内容涉及语文、音乐、美术和科学探究四门学科。二年级语文课《找骆驼》,学生敏捷的思维及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令听课老师叹服;一年级音乐课《摇篮》让听者感到舒服、享受,教师的专业素养极高,善于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用多种肢体语言表现静谧美好,学生的歌声轻柔、优美,肢体语言富有感染力;四年级科学探究《机器人历险记之奇兵夺宝》,围绕如何从起点到藏宝地但不碰到蜂窝这一任务,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搭建场地、小组调试、汇报展示,几个小组均取得成功,他们交流感受、总结经验,怪不得能在大赛中屡屡获奖呢!二年级美术课《画画小书包》,教师示范清晰,学生很快把握书包的基本特点,画画中加入自己个性化的想象,一只只精美的书包在同学们笔下诞生了。

      数学组努力建设教研组精神文化核心,营造温馨向上的教研组之家。除实施常规的流程管理外,有几点做法给我们启迪:第一,注重打造和谐的学习型教研组,学教育,学教学,学本体知识,尤其是学习与小数学习密切联系的预备班初中数学知识,提倡教学大循环,让老师看到“整棵树”的模样。第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科研促教学进步。数学组老师人人参与课题。他们开展新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展新课程背景下,从学情出发优化数学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开展小学练习设计及其与学业效能关系的研究;改变数学错题订正方式,提高订正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科研为他们的数学教学注入活力,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数学活动精彩纷呈。他们每学年开展一次“数学节”活动,各年级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如第五节快乐数学1+1将活动包括念念数学儿歌,我制作我快乐钟面制作比赛,玩转七巧板,24点升级赛,数学魔术万花筒等,并把数学活动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结合,活动开展深入有效,该校数学节活动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类似这样的学科主题活动在该校有很多,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张校长说“只有开放,学校才能发展。”静安第一中心小学作为华师大挂钩的校长和教师培训基地,老师们已经习惯了常态化开放。他们开放心态、开放课堂、开放成果。培训以来,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提供给我们很多听课的机会,课堂教学涉及各门学科,让我们与名校教师、学生零距离接触。每每走进他们的教室,我们常感慨于他们开放灵动的课堂,感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切源于何处?因为该校有很强的学科组团队,数学、语文和体育学科都被评为静安区的名学科。数学组建设就是很好的范例。即使是术科组,他们也毫不懈怠。学生每天的早操由体育老师全程负责,他们有序组织,始终关注学生做操状态。孩子们队伍整齐,动作到位,自觉投入。静安第一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勇于探索,打造出了一支支优秀的学科团队。并不是每所学校都能做到开放,因为开放必须源于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淀。

      静安第一中心小学之所以成为一所名校,不仅因为师生起点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一份热情、一份执着,一种态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