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24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近日,江苏省教研室开发的“教学新时空”网络平台组织了我省中小学“名师课堂”网络直播系列活动,作为促进全省教师教学研究和成长的平台,省教研室组织全省学科教师在线收看并进行实时互动。6月21 日,一场主题为“欣赏教学中的‘通感体验’”的网络互动式名师课堂直播在南师附中演播厅如期进行,常州市天宁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金燕南老师任本次专题的主讲教师,展示并分享了她执教的一节小学音乐欣赏课。音乐教育专家、江苏省音乐教研员戴海云老师,音乐教育专家、常州市资深音乐教研员方建新老师作为特约嘉宾进行点评,常州市博爱集团特级教师蒋忱老师担任了主持人。近两小时的活动通过观看音乐欣赏课、名师解析、网上讨论交流、专家点评等形式,与大家一同分享了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智慧与欢乐体验。
本期名师课堂网络直播在分享小学音乐课《打字机之歌》中拉开帷幕。作为授课老师,金燕南老师谈了她上课的设计意图及思考,《打字机之歌》作为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的第六册第七单元欣赏教学内容,向孩子展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的前行步伐。但是仅仅靠音乐标题所给予的提示展开想象而不对乐曲本身进行深入挖掘,很容易在教学中就造成过于具象化与浏览式一过性体验两种错误趋向。金燕南老师在课程环节中加入了自己独特思考,使教学目标清楚、准确、多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音乐听赏活动中来,使学生从已有的音乐经验出发对音乐的表现性要素进行充分体验获得审美经验。在随后的网上讨论交流,金燕南老师对一些一线音乐老师的提问进行了解疑释惑。两位音乐教育专家戴海云老师、方建新老师最后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指出:“早在三千年前,庄子就提出了至乐无乐”这审美的重要命题,包括“耳听”、“心听”、“神听”、“气听”、“目听”。金老师在课堂中巧妙运用了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融通、转化、迁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在音乐课堂上恰当运用好这些通感体验,会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变得更加敏锐和自觉,也更具有艺术的创造力。这正是我们的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艺术能力”,希望孩子们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艺术深意,感受到音乐之美,感受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文 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