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天宁区第二届“我爱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展评活动
“在七彩阳光的照耀下,在湛蓝的大海里,有一群爱追梦的小海豚在快乐地嬉戏;在金灿灿的葵花地里,有羊羊村那可爱的小羊们。喜羊羊吃着棒棒糖,在彩虹之巅飞翔着。这是jing文化故事中一个小片段。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心愿,让童年的梦想,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以上,不是一个童话故事,而是在 6月27日下午,参加了天宁区第二届“我爱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展评活动过程中,由22位班主任在介绍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部分“关键词”串联而成的。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的重要基础。为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天宁区文体局以评代培,组织了第二届“我爱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展评活动。22位班主任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班级文化建设的收获,鲜活的环境文化、自主的制度文化,快乐的活动文化让大家感受到了班主任的匠心独运,智慧的碰撞。我校青年教师沙可老师不但充分展现了她班“海豚之家”的班级文化特色和个性,个人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历练与成长,希望四(1)班的小海豚们在这位有心的“小班”引领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22个班级的精彩展评结束后,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胡处长进行了高度、精到的点评,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发大家思考:1.什么是班级文化?为什么而做班级文化?2.怎样能听到儿童的话语?怎样凸显孩子的童趣?为孩子的成长,你做了什么?3.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怎样从管理、控制走向服务、引领?她提出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等都是表象的,真正的班级文化是师生内在价值的集中体现,体现班级精神,班级的价值追求,从而促成孩子的成长。随后,天宁区陶建平副局长从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打预防针”的小故事出发,指出班级文化的建设要指向生命的成长,站在生命关怀的角度,持有学生立场。老师应站在学生一边,平等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感受。老师应成为孩子们离不开的朋友,让班级成为他们生活离不开的集体,成为生命成长的温暖的家。这些令在场来自全区各校观摩学习的班主任们受益匪浅。
有一种环境,她今天浸润着我们,即便明日飞翔,也久远地萦绕在心头,有一种温暖,她今天围绕着我们,即便他日远行,也绵远地成为力量,这便是纯真的学生时代班级生活所给予我们的一路阳光。我们班主任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前行,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让孩子们的成长沐春风,踏花香,一路阳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