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由“统”到“分”,各自精彩 
由“统”到“分”,各自精彩 
发布时间:2013-09-19   点击:   来源:虹景小学   发布者:顾珂(虹景小学)


 

在“新基础教育”指导下,我校的数学教研组活动也有了新形式,由每次都是大组一起研讨,重心下移到各个备课组开展研讨。917日下午的数学教研组活动我们就分成了三组,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分别为低中高三组进行课堂研讨,此次由一、三、五年级各执教了一节研讨课。

低年级组:培养习惯最重要

低年级组由张梦君老师执教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认识>、<、=》。虽然开学才两个多星期,课堂上一年级的孩子却展现出非常好的课堂习惯,摆学具、同桌说、用直尺,孩子静心做每件事情。更难得的是,孩子们的倾听能力也在不断培养中,大部分能听老师讲,听学生讲。这样一节操作课,这样一群一年级的孩子能够展现出较高的水准已实属不易,这与平时教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低年级老师又结合自身经验,以培养学生良好课堂习惯为话题,展示了研讨,并明确了本学期的主要任务:继续以培养孩子的习惯为主线,落实“新基础”学生新常规,扎实每一节课堂,努力培养主动发展的老师和学生。

中年级组:以“一”带“一”学课型

中年级组是由刘竹君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把原教材进行了重组,将万以内的所有数按照没有0、末尾0、中间0三类进行读、写、组成的归类整体教学,避免了教材每课时中就数读、写、组成的教学呈现相对的割裂,使学生就读而读、就写而写,对数认识的脱节。大家对这种重组处理还是比较认同的,也在课堂中感受到这样结构教学的优越性,并以此课为契机,结合《纲要》,进行了“数概念”相关章节的学习,梳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结构和过程结构,以一节课带出了一系列课。

高年级组:实践调整中感悟

   高年级组是由俞敏惠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虽然对于“数运算”,大家都较为熟悉,但是此内容并没有真正研究过。五年级组敢于挑战,立意于“新基础”的育人价值,重新审视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并邀请六年级的顾雄老师给大家分析了结构教学的关键点、如何站在整体的角度理解分类思想、如何收放结合。试上—调整—重建—反思,课堂的研讨已不仅仅局限于一节课的展示,起初的“为什么要分类”“怎样捕捉资源”“如何依据资源有效推进”等疑问,在过程中一点点被解答。

    这次教研组的活动,所有老师都精心的准备与参与,研讨单位小了,更能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研讨问题聚焦了,更能体现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各自有各自的精彩,我们共同在改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