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18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邓炜(天宁教育文体局)
小小一条线段,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看似很简单,却也不简单,它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为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线段的世界里,教育者们尽情探索。
11月13日,天宁区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研讨暨学科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讨在二实小举行。此次活动,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呈现了三节精彩纷呈的《认识线段》。青龙实验小学的王桂燕老师和朝阳桥小学的刘芬羽老师执教的课都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借助操作让学生形成了新的思路,利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认识,课堂灵动,有层次。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黄筱钰老师则基于充分发挥几何教学的育人价值,整体结构化设计了这节课,使学生形成学习几何概念的方法结构,为三年级的面积概念学习,六年级的体积概念学习打下基础。
此次天宁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采用“专题引领式团队研究”的方式,按照“确定专题——校自主研究——积累研究资源——专题集中研讨——辐射研究成果”的流程,下移研究重心,由各校自主研究,教研室组织专题统领下进行学校之间的问题切磋和成果交流,促使研究向纵深发展。活动的第二板块,三所学校的教研组代表分别进行了研究成果交流,就“如何通过想象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进行了专题汇报。青龙实验小学教都华叶老师剖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对发展空间观念的作用;朝阳桥小学张文明老师对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谈了许多思考;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郑学琴老师解读了教材,挖掘了“线、面、体”教学的育人价值并给出了长程结构化的设计。
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课程教学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员邓玮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她充分肯定了二实小教育集团结构化设计使得课堂站位高,学生在长期序列化培养下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常规棒。同时她指出,几何概念教学应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是否学的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课堂的真实状态。她还提出如何建立几何图像,除了自主刻画是否还有别的途径?为一线教师留下了新的研究命题。
线段的教学要引领学生关注其特征,而研究则需要我们把“线段”的一个端点擦去,让它成为一条射线,辐射我们今后的日常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好地发展。(文:徐洁 摄:朱雪峰 审:马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