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1
点击:
来源:虹景小学
发布者:顾珂(虹景小学)
11月20日上午,虹景小学迎来了华师大卜玉华教授,对英语组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面对面的调研和指导,区教研室薛红老师也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由戚燕其老师执教了一节6A第六单元A部分语篇教学课。在戚老师的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譬如:戚老师基于对单元整体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在主话题的情境下,进行了大板块的设计,通过指导学生逐层深入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进而掌握内在的语言结构。又如:无论是导入、核心过程的推进,还是最后的综合输出,戚老师都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猜测、预设、谈论等方式,打开了学生思维,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更是对后续环节的学习进行预设,作好铺垫。再如:戚老师很注重开放环节后的资源捕捉,她有效捕捉了学生梳理文本后的核心信息,并进行聚类板书,并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进行词句的理解和意义操练。
听课结束后,大家集中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首先,戚燕其老师在说课过程中,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前几次试上的情况,也谈了本次执教的收获与不足。在之后的评课过程中,组内教师和兄弟学校老师踊跃发言,就开放后教师应该怎样更好地处理学生资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和丰富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何清晰地表述教学指令等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局小杨丽华老师以及薛红老师在各自的点评中,大大肯定了戚老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进步,同时也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融入文本,进行角色扮演,增加学生主体的情感融入,并且尝试在文本理解和交流表达中寻找平衡。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卜老师时而对戚燕其老师的说课进行即时追问,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就本课中的“开放”和在座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卜老师认为,我们不仅要明确为什么要开放,同时也要明确我们要向谁开放。她的点拨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卜老师还指出,在文本目标的制定中要处理好理解和运用的关系,还要注重形成互动过程中的结构。
本次课堂研讨,对我们虹景英语组来说意义远大,专家和老师们提出了很多中肯、有价值的建议,我们会进行深刻的反思与研讨,并定好后期努力的方向,争取在下学期的中期评估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