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分类教学,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暖暖的美术 
分类教学,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暖暖的美术 
发布时间:2013-12-18   点击:   来源:光华学校   发布者:王静艳(辖区特殊学校)






 

      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地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小手,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1217日,光华学校青年教师蒋玉娇执教了一堂一年级的美术课《手套》,令每一位学生享受到了暖暖的美术。

      教研课堂上,蒋老师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的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敢于尝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在摸一摸,猜一猜这一环节中,蒋老师邀请C组的学生来玩摸礼物游戏,充分调动智障学生的积极性。在认识手套的作用这一环节,蒋老师把简单、常见手套的作用请B组和C组的学生来解答,把不常见的手套请A组的学生回答,既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学习新知识的权利,又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模式。最后在学生作业时,蒋老师为每位孩子都铺设平台,A组学生自己涂色彩,画图案;B组学生涂色后可以加线条;C组同学可以粘贴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图案用以装饰自己的手套。这一精心设计让他们跳起来都能摘到苹果,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光华学校综合组教师少,但是整个研讨活动力求抵达主题深处。首先,根据听课老师课堂《学生注意力调查表》进行分析综合反馈意见,从现场记录情况看,学生注意力倾听情况达90%,充分说明蒋老师的课内容选择贴切、活动设计生动活泼,教者语言温暖亲和是符合学生特点的。随后,综合组的每位老师围绕主题“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进行了评课,在肯定青年教师教学的创意时,也向蒋老师给出了建议: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中,如何从教师的示范方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真正解决学生学习需求,通过师生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围绕着研讨话题,大家的策略越来越丰富,行走的轨迹越来越扎实。

      一次次常态的教研活动,一次次平心静气的交流,一次次追根究底的研讨,使光华教研走向深入,也更接地气。我们希望通过积极探索补偿康复化、活动趣味化、生活融入化的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使智障儿童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认知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真正获得童年的快乐。
 
(蒋玉娇供稿  王静艳拍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