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新闻速递>>教研报道:常州市杨静娟名师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在我区浦前小学举行 
教研报道:常州市杨静娟名师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在我区浦前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3-12-30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综合实践活动兼职教研员 居莉丹(天宁教育文体局)








  

1227,冬日的暖阳驱散了连日的阴霾,逼人的寒气阻挡不了教研的热情。常州市杨静娟名师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暨天宁区综合实践教学研讨活动如期在浦前中心小学举行。工作室成员、天宁区部分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及浦前中心小学相关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浦前中心小学刘芬、郭春颖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两堂研究课。老师执教的《千姿百态的桥——创意设计篇》,以精心挑选的富有创意的物品图片和一组各具特色的桥梁图片做铺垫,充分激发了学生在运河上设计第13座桥梁的兴趣,也给予了他们创作的思路。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新颖的创意,灵动的语言,及生生之间轻松、自由的互动,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一组世界各地极具创意的桥梁图片欣赏,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促使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修改和完善。老师执教的《探索鸡蛋的秘密——鸡蛋壳的奥秘》,以问题贯穿,先让学生交流对鸡蛋壳的了解,通过游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又让学生观察鸡蛋,深入发现鸡蛋壳更多的奥秘;最后还让学生在动手合作中,产生更多新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呢?课末,老师又巧妙地把问题抛给学生:“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呢?”同学们纷纷说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节课,既让学生感受到了鸡蛋壳的神奇,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对后续探究活动的一种引领。

研讨活动中,工作室领衔人杨静娟老师以及多位工作室成员对这两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两节课都关注了学生的创意,学生在课堂上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展现出了较高的综合实践活动素养。老师更肯定了两位老师愿意研讨的心态,认为老师的课能将创意融入课堂,并能为学生提供创意的平台,敢于思考,勇于探索,避免了常规的套路,学生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老师虽是一名新老师,但上课时自然、亲切,状态很好,如果能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就更好了。

最后,老师还指出,工作室的课不追求完美,能突破多少就是多少,但要更关注整体的设计,抓住研究主题中的某一环节,跟进教学进度,为正常的教学服务。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要关注问题的设计、生成与解决,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需求,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在一种更为自然的状态下解决问题。(刘  芬 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