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活动最大的价值?使得通过活动既能服务于广大的常州市民,又能提升工作室研究的品质。领衔人姜明红副校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细致的活动部署。活动前,她通过工作室的qq群召集成员们明确了活动要求,布置了热身作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纷纷找来各年段的作文进行点评练习,姜校长针对这些点评进行了修改与指导,使老师们拓宽了点评的视野,提升了欣赏的水平。
在充分的准备中,27日下午3:30,成员们准时上线,严阵以待。在姜校长的有序调度下,每位老师都接到了多篇市民们上传的各类作文。有写人叙事类,有写景读后感;有文笔优美、谋篇巧妙的佳作,也有辞藻堆砌、观点不明的问题作文……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成员们思想高度集中,从欣赏到把脉,从点状的感受到成文的点评、即时的上传一气呵成,看着网站上不断更新的红字点评,紧张、兴奋、自豪的情感填满了每个成员的心间。
4:30到了!姜校长在群内了解点评进展,宣布点评成果,短短一小时,网站点击量达到了2466。可见,此次作文在线指导活动受到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与热情支持,而工作室成员们也在领衔人姜校长的有序引领与组织下高效完成了该项任务!
从活动前的热身准备到活动时的全情参与,乃至活动后的持续关注,我们呈现着一个名师工作室团队的集体面貌,辐射出同一主题的研究成果,提升了有着共同追求的专业素养,感谢这样一次在线点评,让沟通有路,让成长无限……
附点评
抢橡皮
网友“宝贝茜茜”
有趣的“抢橡皮”比赛开始了。
我拿出一块方方正正的蓝白相间的橡皮,放在桌子中央,我和同桌虎视眈眈地盯着那块橡皮,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杀气,整个教室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这
第二局开始了,老师喊道:“右手!”这次同桌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敏捷地伸出了右手,但我呢,我一得意竟然伸出了左手,虽然拿到了,但还是输给了同桌。
最后一次比赛开始了,我的手都攥出了手汗,可能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吧,所以我又犯了一次老毛病,伸出了左手,我好似一只斗败的公鸡气愤极了!
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锻炼了反应能力,还锻炼了速度。
点评: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宝贝茜茜”真实地写下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写出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条理清晰。真实是这篇文章最打动人的地方,事情是真的,所抒发的感情也是真的,读来通俗易懂。
文章虽不长,但体现了小作者比较扎实的作文功底。文章语言风趣幽默,是现在读者都喜欢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小作者还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以后再多读一些经典文学,留心看看名家的场面描写,相信小作者进步会更大!
大自然中的小动物
网友“峰之视觉”
一天,小明和爸爸来到郊外。看着郊外大自然的美景,小明不由自主地说:“郊外的大自然真美呀!”有红的花,绿的草,高大的树木,俊俏的山。但最好看,最可爱的要数小动物了!看,那边有几只五彩缤纷的蝴蝶在空中扇动着华丽无比的翅膀,像是在和我们问好。有一只蝴蝶调皮的挂在树上,不注意看还以为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叶子呢!又有一只蝴蝶在地上用力的扑闪着翅膀好像下定决心了一定要飞起来。还有一只蝴蝶在花朵上尽情地吸花蜜。看那一副陶醉的样子,小明也忍不住吸了吸花蜜,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
小明还看见小鸟在瓦蓝的天空飞。一只小鸟看见了虫子,就招呼同伴一起捉虫子,第二只小鸟听见了同伴的招呼就头朝下,身体竖着冲下来,一下就捉住了虫子,另一只小鸟欢快的叫着,似乎在为捉住了虫子的小鸟加油,让它再多捉几只。
小明看着入了谜,迟迟不肯离开。最后天黑了,小明才慢吞吞的回家了。
点评:
读着你的题目——“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我很难猜测你的作文内容。俗话说“题目就是文章的窗户”,可你的这扇窗户是不是面太广了?针对性不够强啊。
第一、二自然段用上了描绘性语言,还运用了拟人等手法。但怎样才能把事物写“活”呢?
(1) 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地描写而不只是抽象概括的叙述。
著名作家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有这么一个片断:“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尘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起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这段话总共不到二百字。当你读完它,一定马上感觉到了,这是在描写烈日暴晒下的炎热。可这段话里连一个“热”字也没提到,显然,这是作者对烈日下的许多客观事物做了具体形象的描述所产生的效果。打卷的树叶,干巴巴发白的马路,吐出舌头的狗,张着鼻孔的骡马,憋闷得喘不过气的行人……这一切,都叫人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热”字。
可是,在我们不少同学的作文里,同样是写“热”,往往不是写“今天天气很热”,就是写“中午热极了”之类的话。这样抽象概括而不具体形象的描写,使人无法感受“热”的程度。
(2)善用拟人。老舍先生在《林海》中这样描绘兴安岭——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摔为裙,还穿着绣花鞍。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陈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兴安岭都人模人样地披衫挂裙了。小花竟身着艳装呼朋引伴了,蝴蝶也像模像样地做客了。你说景物“活”了没?
这样的拟人手法,你文中也有,这一点你做得很好。
(3) 巧用比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其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亭子变成了浮在天宇的鹰,峭拔不峭拔?灵动不灵动?自己想想,哪些地方可以用这种方法写得更灵动?
相信聪明的你通过老师的提示,已经知道这篇习作怎么改了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