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让“我喜欢的班级生活”亮相
会前,大队部杨宏磊老师针对“我喜欢的班级生活”进行了各年级抽样调查。孩子们或写或画,因为用心,洋洋洒洒画满也写满了整张纸。“我想要淡黄色的墙壁布置,这样更能保护视力。”“我希望老师能多多微笑,让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我希望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从显性生活来讲,孩子们对班级布置、硬件设施提出了要求;从隐性生活来讲,则更多侧重于同伴交往、师生交流、自我成长与突破等方面。调查,让我们更加明晰了孩子们的需求,班级生活呼唤倾听与变革,创设与互动。随后,学生部陈旻主任依据班级生活调查,介绍了新学期班级生活的调研方案。
交流,让“外来之风”吹动生活之树
来自北郊小学的“蝴蝶老师”,带着她的“小种子成长记”给每位班主任带来了新的班级生活创设之路。她从班级环境布置入手,介绍了学生参与环境布置的多种可能,让班级成为孩子们不愿意离开的家;通过多种活动的创设,让学生明晰规则与要求,在快乐与规范中健康成长;她运用绘画与音乐,呵护学生对艺术渴求的火苗,照片记录、文字记载,丰富多彩的班级网页让校内外的互动精彩纷呈。班级生活需要寻求新的突破,也需要更多的关怀与爱,“蝴蝶”老师扇来一股春天里清新而温暖的风,勾起了现场每一位班主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爱,才会有美好的班级生活。
创造,让“精神生活”更加丰厚
交流结束后,李校长做了总结发言,他说,教师不是教书匠,也不是工人,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创造者,是学生童话世界的构建者。在工作中要智慧地为学生创造外显环境和心理环境,要为学生搭建岗位平台、活动平台、网络平台。他还说,教育是感性的体验,也需要理性的精神,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纷繁的教育现象,为学生创设有意义、有价值的班级生活。
生活本身蕴含着无数哲理,学生的班级生活更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与行动。期许与关怀,探索与重建,会让孩子们在新学期里幸福地说:“我们生活得很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