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天宁区小学数学基本功第一、二轮比赛已经结束,本次比赛共有56名教师参赛,其中1-3年段30人,4-6年段26人。从第一、二轮比赛项目(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评课、即兴演讲、粉笔字)参赛情况看,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年轻老师表现出色。进入第三轮比赛的16名老师中,工作三年内青年教师有6名,工作五年内青年教师有3名,工作八年内教师有2名,进入第三轮比赛年轻老师比例高达69%。有些年轻老师尽管没有进入第三轮,但表现出很强的实力,比如:丽二的刘晓静,浦前的周婷,博爱的李志琴,局小的沈虹,清凉的谢芝芊,北郊的沈鹏等,相信这些老师经过本次历练,在今后比赛中定会脱颖而出、大放光彩。
二、评课、即兴演讲水平提升明显。在评课环节中,绝大多数老师能把握亮点,提炼核心,理论联系实际展开点评,“假、大、空”评课现象明显少于往年。老师们更多地关注了公式推导课的核心价值,减少了关于情趣的评析。即兴演讲环节,老师们都能围绕主题脱稿演讲,关注了演讲内容的逻辑性与条理性,有理有据,很好地展现了老师们的风采与自信。
三、对评课、即兴演讲的几点建议。
(一)对评课的建议。
1、所列标题与内容评析的匹配度需加强。有些老师很用心地进行标题的提炼,但忽视了内容的充实,或者内容与之不符。
2、文稿的行文方式要改进。个别选手采用的是记录式,是在陈述过程,缺少了“评”的味道。
3、评课要抓住、突出主要思想,不能泛泛而谈,就课论课。
4、从评课观点看,主流观点多,个性化的观点较少。
(二)对即兴演讲的建议。
即兴演讲主题均为教育教学类话题,因此,即兴演讲不仅考验逻辑思维力与语言表达力,还要考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从本次即兴演讲情况看,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缺乏学科教育观。
如话题“谈谈好课标准”“如何读懂学生”等都可以从教学、教育层面谈观点,遗憾的是老师们更多地关注教学,如:好课的标准都是从学习知识角度谈高效学习的课堂才是好课。其实所谓的好课,不仅关注学什么,怎么学,还应该有情感交流、有温度,从教育角度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课才是好课。
2、话题解读过于单一。
如话题:“有人说:思想+技术=课堂腾飞的双翼,请谈谈自己观点”。对于技术,老师们均理解为信息技术,其实,技术有更为广义的理解,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技艺也可以理解为技术,同样对于思想的解读也可多元。在解读思想与技术的基础上,谈如何融合思想与技术,思想是课堂之魂,技术是腾飞之手段。还可以辩证看待两者关系,如:缺少思想仅有技术,或者仅存思想没有技术是怎样的课堂。还可以从发展角度解读话题,思想与技术都具有发展性,唯有与时俱进方能腾飞课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