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数学>>计划总结>>邓炜工作室:《展示教学艺术,叩问教育真谛》 
邓炜工作室:《展示教学艺术,叩问教育真谛》 
发布时间:2014-03-20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邓炜(天宁教育文体局)






——邓炜工作室老师赴“当代名家教学艺术培训会”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2014314日—16日,在郑州大学老校区大礼堂里举行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位教育方面的专家,和与会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分享他们的教育之道,育人之求,成功之经验。

常州市邓炜名教师工作室的戴霞和潘雪琪老师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两位老师给大家带去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认识线段》、《秒的认识》和《24时记时法》这四节精彩纷呈的课。

“学有千千万,起点一个问。” 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是思考的基础,是数学的心脏。纵观两位老师的课,基本上每课都有三四个问题导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始终围绕问题为:怎么才能知道常州的天气变暖了呢?你能从图上看出常州的天气变暖了吗?展开,抽丝剥茧、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思考层层深入。《认识线段》一课围绕“线段是什么样的?”展开研究,学生在拉一拉、找一找和画一画的活动中领悟线段的本质特征。《秒的认识》一课从“你知道了哪些秒的知识?”入手,用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的体会“1秒究竟有多长?”《24时记时法》则是通过学生的预习作业,提炼出3个共同的问题,“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有什么区别”、“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怎样互相转换”和“为什么有了普通记时法还要学习24时记时法”,课上潘老师带领学生研究这些问题,所有的活动无不是围绕着问题铺陈展开,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学习探究。课后,戴霞老师、潘雪琪老师还和黄爱华老师一起和现场的观众互动,以“课堂上教师要少讲一点”为切入点,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益,从“低效益的课堂”和“高效益的课堂”两个方面以案例分析、对比的方式进行讲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诙谐幽默,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两位老师的课始终关注学生发展的“大问题”,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学科本源出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们或睿智,或活泼,或执着,风格不一,却一一道出了生命教育的真谛,让聆听者从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观念上得到更新,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一问到底”的传统课堂,更好地诠释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走向了丰富与厚重。走进“大问题”教学,有激动,有思考,有沉淀,它犹如一盏灯塔,给迷雾中前行的老师们点燃几许亮光,支撑我们继续前进。相信经过广大教师不断的努力浇灌,辛勤耕耘,总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