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题研究人员在课题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的能力。3月21日下午,在我校朝阳书院开展了课题研究专场学习会。
汇报思路、聆听指导。教育教学科研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本次活动立足学校发展、着眼教师成长的需求。活动首先由教科室负责人张文明老师向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汇报了新课题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汇报中,张老师谈到本次课题研究是在“新基础教育研究”进入我校以来,基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产生的,旨在优化学校课堂教学生态。研究将按照“生态评估——生态建摸——生态养育”这样螺旋上升的方式分阶段推进。
听取汇报后,教师发展中心的于纯老师对课题在概念界定、推进方式上给予了高瞻远瞩的引领。同时,于老师指出:教师的科研意识是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展现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特点是“教中研”。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学会做“乘法”,不要一味的做“加法”,这样我们的研究之路才能越走越轻松,越做越有效。
潜心学习 提高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教科研却感到既神秘又敬畏,甚至认为,“科研”——应该是科学工作者所为。为解决教师“只教不研”的状况,我校教科室为一线教师搭建平台,由一线老师自主申报,着手涵盖多个学科的9个微课题的研究。
为帮助老师们打开思路,我们请来了红梅实验小学的吕玉艳副校长为老师们作了微课题讲座。吕校长结合实例,就微课题在选题、撰写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现象作了详细的指导。讲座深入浅出,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深受大家的欢迎。
历时近4个小时的活动在一片掌声中结束,虽已是斜阳西下,但却意犹未尽。朝阳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坚定地行走在教科研之路上。(撰稿:张文明 摄影:肖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