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新闻速递>>活动报道:敢于挑战 寻求突破(二实小) 
活动报道:敢于挑战 寻求突破(二实小) 
发布时间:2014-03-28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综合实践活动兼职教研员 居莉丹(天宁教育文体局)












——记常州市杨静娟名教师工作室第十四次教学研讨活动

327,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杨静娟名师工作室暨天宁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联合教研活动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杨静娟名师工作室成员、常州市教科院张小亚老师、二实小的部分领导、天宁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以及各成员校的部分教师近3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活动主要分三个板块进行。

第一板块:课堂展示。1330分,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杨静娟名师工作室成员、浦前中心小学的刘芬老师借班上了一堂《制定课题活动方案——常见材料和我们的生活》,接着由二实小的李霞老师承接活动方案设计,执教了一堂活动前的准备课——《活动,我们准备好了吗》。刘芬老师从和学生的一段轻松自由的交流活动中开始了本堂课,她依托课题活动方案表,引导学生围绕各自选定的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从“想研究的问题、选择的研究方法、设计的活动安排和预设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等几个版块进行导引,引发学生的小组活动与交流。在研究问题环节,刘老师针对学生小组提出的问题,适时引领孩子进行归纳,并在归纳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结合“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修正完善,增强了提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研究方法的选择版块,刘老师则展示了一段由学生活动照片编辑的视频,用具体生动的图像,带领学生走进方法的选择与活动的安排环节,水到渠成,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李霞老师则是在学生已经设计好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方案中的活动安排,进行完善,同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归类、整理、排序,让学生在开展活动之前即对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对相关的注意点提前做好准备。课堂上,李老师先带着学生把他们的活动大体归类为:文献资料类、实验操作类、调查访谈类,然后引导孩子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入,讨论在这几类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了让指导活动更直观,李老师还针对日常教学中学生资料收集的现状,设计了四段直观的视频,让孩子在辨析中明白了在研究活动中该如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处理。为了增加外出采访活动的有效性,李老师还利用现场老师听课的资源,灵活地设计了现场采访活动,并引导学生对同伴现场采访活动的表现进行评点,关注采访活动的有效性。最后,李老师还补充了一类学生平时较为忽视的活动:宣传推广类,提醒学生要关注研究成果的推广,让更多的人分享研究成果。

第二板块:教学研讨。在接下来的研讨活动中,工作室领衔人杨静娟老师和多位工作室成员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这两堂课呈现的资源较为丰富,老师的指导也比较细致,基于教学现状均有所突破:刘老师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时,为学生提供了两副促进有效活动的“拐棍”,一个是方案设计表,另一个则是促进问题思考的“三步法”—— 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李老师则是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公开课中人们经常会忽视的一些边缘化内容,能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切实有效的教学指导。结合现场大家的交流与智慧碰撞,杨老师提醒大家思考:综合课堂到底该如何进行各种学科、各类资源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上课前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如何提供有效的提升平台?倡导大家不怕失败、关于挑战、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在过程中锤炼自己、促进提高。

第三板块:专家引领。本次活动,工作室请到了顾问、市教科院的张小亚老师全称参与活动。结合大家的研讨,张老师对本次活动的两堂课作了充分的肯定,对工作室成员的表现大加赞赏。针对工作室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诊断,张老师针对现有课题方案中的一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请工作室成员在研究内容的设计时要关注研究的实效性、可行性、操作性,在研究成果的呈现时,既要关注显性效果的表述,也不能忽略隐性效果的阐述。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到底要关注什么”这个问题时,她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一是关注研究,落脚点在体验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二是关注提高度,学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同时要有多学科整合的度。

最后,工作室活动在一片热烈而又温馨的研讨氛围中落下帷幕。(文/李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