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老师在课堂中注重了将实物操作与计算算理的结合,并将此过程通过算式记录和语言表述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让孩子形成正确的算法。秦丽芬老师在课堂中将异分母分数加法置于所有加法计算的大框架中,通过和同分母分数加法、小数整数加法的沟通,帮助孩子真正理解算理。
课后,教研组内展开了学习和讨论。大家在两节课的学习中,明确了计算教学“算理”“算法”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接着,大家围绕“数运算”课型独特的育人价值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所谓“数运算”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培养学生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和灵活敏捷的思维品质。显然,两节课在这个方面还挖掘不足。曾经执教过此内容的二年级组对第一节课提出了改进意见,细致地分析了如何将实物操作和算式记录的步步沟联,让学生能生成算式,并对比体验优化方法;五、六年级组对第二节课进行了重建,从设计上再次清晰了如何在学生有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三级分类,从而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灵活计算的能力。最后,
“新基础教育”理念中特别关注育人价值的体现,也正是需要在真正体会到育人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种种变化,也才能真正走进“新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