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虹景小学全体老师汇集四楼教科研中心,再次迎来了“臻美课堂”活动。此次活动对于我校老师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基于前期课堂普查的情况,对于老师们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呈现出的在开放课堂、资源捕捉等方面的共性问题,我们特邀了集团领衔校局前街小学的王瑞芳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黑板”跑了》。
幸福观课
王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她的教学极富板块感,年段目标清晰,学生立场强,行课中关注了每一位孩子,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每一个学习活动,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对于学生呈现的各种资源能及时做出准确判断,让目标无痕地转化到学习过程中。委婉轻柔的话语,使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么专注,也让听课老师全情投入,油然生出一份幸福感。
投入评课
艺术没有界限,一堂好的课同样是可以跨越学科的。王老师虽然带来的是一堂语文课,但是,每个学科、每一位老师都获得了不一样的收获。综合组老师看到了王老师基于学生立场的提问,让整堂课真实、平实、朴实。英语组老师感受到了王老师清晰的课堂展开逻辑:要做什么?怎么做?学生装心中,课堂灵动把控,使目标水到渠成。数学组老师认为王老师的课堂资源捕捉意识强,老师引导提炼到位,步步下放,逐步回收,形成较优资源,让学生学有所得。而作为语文老师收获则更大,直观地感受到了开放的课堂是学生自由的课堂:自由思考、自如表达、自在评价,一切都是被尊重的;开放的课堂要向学生的已有经验开放,要勾连起书本与学生的生活;开放的课堂是结构清晰的,无痕地为学生架起学习支架,由扶到放。我们也清晰地感受到了要很好地收集利用资源,首先要放出资源,要有向开放,才能有效开放。
深入说课
活动最后,王瑞芳老师结合老师们的评课,围绕本节课的设计,提出要实现“开放的课堂”,架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设计应从“线性”走向“立体”:要关注教学秩序的建立,引导学生会听会评;设计时要有结构关联意识;要注重课时的教学与单元整体的勾联。
此时活动,对于虹景小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次提升,带着活动的收获与思考,我们稳步地走在 “新基础教育”研究之路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