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号上午,绵绵细雨滋润着万物,空气格外清新,局小、虹景小学、北环路小学、朝阳桥小学音乐老师们齐聚在虹景小学四楼音乐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二次联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关注节奏中蕴含的推动力”这个主题,展示了两节歌唱课——北环路小学黄桂芳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音乐《金色的童年》和朝阳桥小学王梦黎老师执教的二年级音乐《乃哟乃》。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两位老师的课堂内容制定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扣“关注节奏中蕴含的推动力”这个主题。黄老师选择运用切分节奏来感受节奏中蕴含的推动力,是恰到好处的。王梦黎老师利用图谱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旋律内在推动力的走向,在歌曲教学中也起到一定的效果。听课结束后,老师们积极研讨,认真评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研员金燕南老师也为老师们答疑解惑,并在音乐教学方式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指导,为老师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本次研讨的成果大致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切分节奏的理解
二、立足学生角度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歌唱能力还仅限于音准、固定的节奏,对于声音的强推弱收等有控制有层次地演唱还是很难做到的。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课程标准要有更清晰的了解,要熟知各个阶段的学生能在歌唱能力上要求做到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由此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能力、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的设计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正迁移的作用。
三、字母谱的运用
第二节课上
1、字母谱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在低年级的教唱中老师可以先让孩子熟悉旋律,再看字母谱跟老师尽快进入模唱歌谱环节。
2、小学阶段一定使用首调唱名法。我们的教学面向的是班级里大多数孩子,即便有学习钢琴的孩子对固定唱名有了概念,教师也是可以调整的,在呈现不同调号时可以稍稍给学生一些提示,用字母谱加以辅助。让孩子有流动的do的基本概念就可以。
3、关注词谱对应的能力。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会看字母谱的同时建议引导他们一目两行,学会对应着看节奏,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恒拍提示下完全能够形成自己读节奏和填入对应歌词的能力。
在重点提出这几方面的内容的同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