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博爱集团:读诗抒情 读文明理——记怡康校区语文教研系列活动之六 
博爱集团:读诗抒情 读文明理——记怡康校区语文教研系列活动之六 
发布时间:2014-04-29   点击:   来源:博爱小学   发布者:巫惠群(博爱小学)




 

428日,春日的一缕阳光照进怡康的演播厅里,怡康校区的老师们又相聚在这里,开始我们新的教研之旅。今天是两位二年级的老师为我们呈现她们精心设计的教学,二(1)班的杨婕老师执教《雨后》的第二课时,二(8)班的孔曦老师执教《学棋》。

走进诗歌,体会爱

    听杨老师的课,仿佛跟着孩子们一起在雨后的广场上玩耍、拍照。上课伊始,杨老师就创设了情境:“雷雨过后,空气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今天,杨老师就和同学们带着相机到雨后的广场上走一走,拍一拍照吧!”低年级的孩子特别爱玩水爱踩水,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引起了孩子们的无限遐想。整节课中,孩子们在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玩一边拍照,将一幅幅美丽有趣的画面记在心里。孩子们愿意表达,乐于表达,加上杨老师适时的追问与提升,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化文本语言,提高了语言文学素养,体会了人间的美好真情。但是,杨老师的课堂仍然没有结束。她还带着孩子们读了冰心的另一首诗:《别踩这朵花》,这首诗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冰心奶奶对大自然的爱,对孩子的爱,因此,孩子们对于“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句话的理解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走进故事,明事理

孔老师是刚工作三年的年轻老师,她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自然,孩子们都爱听她的课。今天的课堂上,她利用“看图猜棋”这个游戏导入新授内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之后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好文中插图,然后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要跟秋学棋,这样很自然地导入第一段。在教学第一段时,她抓住“远近闻名”和“能手”两个词让学生感受秋的棋艺高超,让学生心生赞叹,有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孔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第二自然段,孩子们合作读书,找动词,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两个学生的不同表现。通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两位棋手的不同结果,明白了在学习上,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课上要专心听讲,还要能加上课后不断的练习,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结课时孔老师进行了总结,升华了主题,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回归,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支离破碎的词句理解上。

教学中孔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并且动手划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白由于两个孩子学习态度的不同而导致学习结果不同,学生在进行了听、说、读、划的基础上明白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开放课堂,多创新

张老师在评课时指出,杨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她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而展开的。《雨后》全诗视角独特,犹如一架照相机,镜头先是对准了雨后的广场,而后逐渐拉近到广场上的孩子,最后聚焦在了一对戏水的兄妹身上。语文课堂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张老师强调老师首先要做回学生,做文章的第一读者,用心研读,吃透教材,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本意,然后细心地设想学生在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第一步就去翻阅教参、花心思设计缜密的教学过程、寻找丰富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语文课上出应有的语文味来。张老师还要求年轻老师要多读多思,在教学设计中有所创新。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中要重视字词的教学设计,将语感传递给孩子,这样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

专家的指导为我们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老师的点评给青年教师的教学之路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探索研究,勤学反思,踏实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