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数学>>计划总结>>活动报道:记区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 
活动报道:记区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4-05-19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邓炜(天宁教育文体局)












        为了更好更快更全面地提高毕业班数学教学质量,58日下午,“天宁区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研讨”活动在常州博爱教育集团龙锦小学如期开展。参加活动的有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邓炜老师,局小教育集团的周志华副校长和天宁区各小学的老师代表。本次活动的内容有青年教师复习课课堂教学展示、邓炜老师和周志华副校长的两个专题讲座。

在课堂中体悟教研智慧

        本次研讨活动分设两个会场,每个会场都有两位青年老师执教《式与方程》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他们分别是丽华二小的潘立老师和局小集团的张楼军    老师,博爱集团杭君老师和二实小集团许芸雅老师。四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充分彰显了四个数学教研组的智慧和强大力量,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给我们听课的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杭君老师执教的《式与方程》第一课时是用大问题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1. 小学阶段你认识了哪些“式”,你能举一些例子,自己定一个标准试着把它们分一分吗?2.、 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梳理,你能说说“式与等式”、“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吗?在两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有效地自主梳理有关知识点,并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补充提问,以及老师适时的点拨和提升,学生对“式”和“方程”有了整体和清晰的认识。杭老师以问引理,有效把握了知识点的关联和提升点。整堂课力求通过课堂展示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改变教师惯有的讲授教学模式,体现出大问题教学的站位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丽华二小的潘立老师也是执教《式与方程》第一课时。潘老师也是以问引理,课前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中梳理知识:1、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2、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你知道等式有哪些性质,举例说一说。课堂上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理出各个知识点以及之间的联系。并在课堂教学中潘老师以问启思,穿插专项练习,整节课扎实有效。

        而二实小集团许芸雅老师执教的是《式与方程》第二课时。许老师尝试让学生课前举出各种方程,课堂上通过分类、讨论、类比沟通所有方程之间的联系。化繁为简,揭示了方程的本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接着通过给方程赋予情境的方式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激发出来,通过对等量关系的寻找,让学生系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

        局小集团的张楼军老师执教的也是《式与方程》第二课时。张老师课前先让学生解方程,课堂上呈现学生解方程的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方法。之后张老师精心选择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

四位老师的复习课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不同层面展现了数学教研组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关注,深受专家和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让毕业班数学老师对复习课有了新的启示和收获。

在讲座中分享教研经验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来自局小集团的周志华副校长围绕“小学数学总复习课型研究”作了精彩的讲座。周校长针对六种数学复习课的类型——知识梳理、专项应用、综合应用、专题指导、策略指导和试卷讲评,和我们分享了局小集团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在“知识梳理”课型中,核心在“理”,老师以问引理,以练促理,把握知识关联和提升点。可以课外理,课内议;也可以课外忆,课内理,长程培养学生的梳理能力。在“专项应用”课型中重在习出趣味、习出新意和习出探索。“综合应用”课型中要凸显练习的综合性、探索性、现实性。“专题指导”课型中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所在来确定指导什么。“策略指导”课中老师应选择丰富的情境素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辨析问题中体验策略,归纳提炼策略,从而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试卷讲评”课型中可以这样做:重点错误  集中指导,一般错误,同伴互动 ,以点带面,归类评讲,针对练习,当堂巩固。

         周校长别开生面的讲座让听课老师们叹为观止,老师们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各种课型有了全面的认识,也为老师们之后的常态复习课作出了重要的指导方向。

在交流中获得深刻体悟

        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邓炜老师以“精选练习素材,提升复习质量”这个主题为听课老师作了精彩报告。邓老师围绕“好的练习应具备哪些因素?”“如何编制好的练习?”两个问题和听课老师展开了互动交流,在轻松和谐的对话中,邓老师为老师们总结了什么才是好的练习——要关注练习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其中内在质量包括:1、关注四基要求: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2、要有明确的练习目标;外在质量包括:要考虑“采取什么方式练,以什么为载体,选什么情境,如何表达试题。又通过呈现许多好的练习题素材,以及与听课老师当场改编习题等活动,提炼了编制习题时的十大要点:语言表述要严密,没有歧义;根据练习目标选用合适的数据;要科学、严谨;选用学生熟知的素材;选用适合学生的呈现方式;变单练为串练;变技能达标为思维分析;变训练知识为培养素养;:变知识判断为数学表达;变技能达标为过程理解。

        在积极地对话中,邓老师授之以“渔”——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通过这次集体教研,分享了大家的智慧,老师们收获满满——对各种课型的复习课有了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对练习的选择和编制也有了更深的感悟。老师们一定会精心设计复习课,精心选择和编制练习题,胸有成竹地上好今后的每节复习课,提升复习的质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