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在满目绚烂中翩翩而来,阳光越发明媚,天地间一片令人喜悦的欢快。解放路小学二楼演播厅,老师们集聚一起,共同迎来解小每月一期的梦想讲坛。
本学期,我校着力打造解小新课堂。今天,语文学科副主任蒋晓燕老师从一个语文小调查引入,带着大家跟随时间的脚步走进了语文新课堂。
4月8日,钱偲偲老师执教的数字化背景下的课外阅读分享交流课《窗边的小豆豆》,给了学生们一次别样的分享体验。孩子们在聊天的氛围中进行着阅读分享,巴学园的气息弥散在整个课堂。课堂本身充分完成了数字化终端从“玩具”—“学具”—“工具”的华丽转身,数字化阅读,从课前—课中—课外拓展延伸,而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也经历了从学会—会学—乐学的过程。数字化技术为语文学习增添了新的学习环境、新的交流方式,也为语文课堂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解小新课堂,是孩子的课堂,真正以人文本;解小新课堂,是自主探究的课堂,合作分享的课堂,也是放飞心灵的课堂。
4月22日,刘亦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开展了“硬币上的花儿”主题教学活动。活动分为《走近菊花和梅花》、《走近荷花和兰花》、《走近牡丹花》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设计融学科、融生活、融教材,让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从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功能步入了人民币承载的民族文化。解小新课堂,是孩子的课堂,体现“人”的发展;解小新课堂,是追求开放的课堂,融合创新的课堂,也是灵动大气的课堂。
5月8日,黄燕老师带着《剪枝的学问》来到了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参加江苏省第十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黄老师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在感受人物心情变化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思辨性阅读。多种朗读,多种感悟。配乐朗读、想象说话、练习表达,在充分阅读交流中让学生自主感知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深层次哲理。黄老师还特别关注中年段学生的写字教学,课堂上舍得花时间,扎扎实实指导孩子写好一行字。解小新课堂是孩子的课堂,坚守儿童立场;解小新课堂,是扎根基础的课堂,言意兼得的课堂,也是个性飞扬的课堂。
我们,解小语文人,将不断努力探索、践行。真正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的教学行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