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的寒假,二实小集团六(6)班邓可欣同学和妈妈飞到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罗拉市,看望在密苏里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的爸爸,而罗拉中学Rolla Middle School那精彩的学习生活为她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文化的大门。
大家肯定会问邓可欣同学:“你在二实小不是上六年级吗?怎么到了美国会在中学上学呢?”。原来美国各州学校的设置都不太一样。密苏里州把1-4年级设在小学Primary School,5-7年级设在中学Middle School,8、9年级设在初级高中Junior High School,10-12年级设在高级高中High School。美国地广人稀,罗拉又是一个小城市,所以整个罗拉中学只有300多名学生。就像二实小有自己的新竹小笋芽一样,罗拉中学的标志是一只憨厚可爱的斗牛犬,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每天清晨七点,邓可欣同学都准时登上黄色的校车School Bus,开始新一天的学习生活。冬天的罗拉冰天雪地,气温经常低至零下20几度,但校车内却是温暖而舒适。她喜欢一边欣赏窗外的景色,一边和同学们聊天,兴致来了跟大家一起齐声高唱“Our Song”“Good Time” ……她惊异于互联网时代原来连大家喜欢的歌都出奇的一致。到校后,老师们等在门口,先给每个同学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有的同学去餐厅吃早饭,有的同学在早读室Study Hall里学习,大部分同学则选择围坐在礼堂Auditoria里,谈论各种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直到上课。
他们六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都以班主任的名字命名,邓可欣同学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是Mrs. Howard,于是大家就叫他们Howard Class。他们班上只有24名同学,上不同的课,桌椅常常被摆成不同的造型,还不时的要更换教室,真的很有趣。周一到周五,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三点,他们每天都按照相同的课表上课,英语、数学、科学、体育和信息是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美国同学的英语水平很高,因为毕竟是他们的母语,可对邓可欣同学来说却比较难,因为国内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相对太少了。在English英语课上,老师会教一些语法知识,比如说如何去写一封信,如何去修改错题等等,有时他们还会做一些小短文的练习,就相当于国内语文的阅读理解,有
罗拉中学里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就拿读书来说吧,和二实小的图书馆一样,Rolla Middle School也有丰富的图书资源。不同的是,每个同学借书前必须先做一个网上测试,根据测试出的阅读等级,在书库里借阅相应级别的图书,每天最多借两本,每本书读完后必须在电脑上做10个与这本书相关的选择题,只有通过后才能取得阅读积分,随着阅读等级的提高,借的图书难度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邓可欣同学每天保证借两本书,看着自己的阅读等级不断提高,积分不断增加,还获得了两张电影票的奖励,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她在的那段时间,还碰到学校里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帽子节”,全校师生都带着奇形怪状,自己DIY的帽子上一天的课,像年轻靓丽的数学老师Mrs. Chance,就戴着一顶自由女神的帽子在校园里转了一整天;“睡衣节”是全美学校统一过的一个节日,在这一天,同学们早上起床就不换衣服,走廊上随处可见穿着睡衣,戴睡帽的懒鬼们,就连平日里一本正经的老师也穿着丝质睡袍和拖鞋给我们上课;情人节在美国可不是大人们的专利,中国人一定会吃惊于美国中小学生都有过情人节的习惯,学生们按照Mrs. Howard发的班级同学名单四处采购礼物,大家带来各式各样的糖果、饼干、蛋糕、卡片等,班级里还搞了有趣的Party,Mrs. Howard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大袋子,方便大家把满满的礼物带回家;学校一年一度的Talent Show达人秀上聚集了各路高手,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从乐器表演到唱歌跳舞,甚至还有一位表演艺术体操的同学,高难度的动作一次次震惊了全场;还有一次老师奖励学生们去打保龄球,看到美国同学们那娴熟的动作,听到英语老师给大家讲她做保龄球教练的经历,真的令人好不佩服!同学们随着灯光和音乐又唱又跳,现场的气氛简直火爆。
在罗拉的那段日子,邓可欣同学和她的美国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到学校的时候,Mrs. Howard就特地安排了两位美国同学坐在我边上,随时为她解答任何疑问,美国同学们都很热情,不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给予我热她我长着一个中国胃,天天吃这些可不行,于是每顿她都很慷慨地把食物分给那些胃口比较好的同学,大家都觉得很开心。课间休息时,她把中国的短绳带到学校,大家特别惊奇我跳绳的速度以及那“神奇的双蹦”,然后就有几位美国同学主动邀请她组建一支跳绳队,每天中午都能见到她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蹦跳的身影……由于整个罗拉中学就两三名中国学生,美
回国后,就在邓可欣同学生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