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兰陵:近距离感受“全课程”的魅力 
兰陵:近距离感受“全课程”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4-05-25   点击:   来源:副局长   发布者:薛文兴(兰陵小学)










 

      不久前,带着一份憧憬和期待,我们一行人踏上了北京亦小之旅;后来,带着一份惊喜和收获,我们又回到了常州兰陵小学。今天,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全课程”,感受“全课程”的无穷魅力。

让“你”成为真正的“你”

      蒋琳副校长的介绍由一本《重要书》的绘本开始。她认为,亦庄实小就是一个让“你”成为真正的“你”的地方,是一个充满自由、智慧的乐园。

      谈及“课堂”,首先它充满了爱与尊重。在亦小常丽华老师执教的“小蚂蚁”班上,没有什么教不好的孩子,有的只是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一块块等待着教育者去发现和雕琢的璞玉。其次,课堂上的主角已经不是老师,他们习惯性地站在了学生的身后。一张学习任务单就是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后进行大组交流,争相发表独特的见解。所以,亦小的课堂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意义,充盈着教师的课程智慧。

      提到“全课程”,蒋琳副校长又感慨万千。她说,全课程不仅仅是学科间的融合,更是与生活、生命的融合。从明确目标到自主开展活动,再到跨学科总动员,俨然成为了极具教育价值的“微课程”;另一个课程特色“项目学习”(例如:石头课程),也是一个融合各个学科、各种文化元素的课程,它从“微课程”走向了“全课程”。

      总之,这样的老师、课堂、课程让亦庄实小成为了好玩的地方,让童年像童年,让儿童是儿童。在好玩的活动中,孩子们更加善于思考、勇于探究,学会了沟通和合作,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张扬个性,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这就是亦庄实小。                                                                   

精彩纷呈的“全课程”教学

      别样的语文课堂——每天清早的晨诵课上,优美的曲调和激情四溢的感恩诗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分享绘画创作,给予肯定,让每个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语文课堂上,从情境的创设到美好故事的演绎,再到富有节奏感的古文诵读和自编自创的绘本及古文自我介绍,建立起了一种无形的课堂规范。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是轻松自由的,没有老师的责怪,没有大声的呵斥,有的只是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老师那份静静等待花开的耐心。

      开放的数学课堂——“我来补充一下我的观点。”“请问你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对于这道题我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我给大家上去板演一下。”……思维活跃的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互相争论,自主探究,大胆发言,当场把问题一一解决。整个数学课堂就是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孩子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并教会孩子们如何去提问题。因为他们心里十分清楚,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快乐的英语课堂——那位其貌不扬、声音浑厚、充满智慧的“怪兽老师”深深吸引了低年级的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用英文不厌其烦地唱着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主题曲,深情地读着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整堂英语课就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毫无压力可言。而中高年级的英语教材完全是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内容,教学模式或许和我们这边不太一样,但是融入了美术、手工制作等课程,也颇具特色,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多彩的美术课堂——一走进亦小的美术教室,就闻到了浓浓的油画颜料的味道,随处可见画架,随意摆放着美术用具,但丝毫没有杂乱的感觉,反倒使人很有感觉。满眼的色彩和满屋充溢的味道,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拿起画笔才会有创作的灵感。抛开传统的画纸,在各种各样的材料上(例如:墙壁、包装盒、蛋壳、石头等)进行创作,留下的是孩子们一幅幅稚嫩、斑斓的作品,呈现的是孩子们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无限的创意。

快乐教育   全面起航

      陈桃副校长作了总结发言:“如今,我们兰小也在追求一种快乐的教育,而亦小的‘全课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今年9月份,我们也将正式启动“全课程”教育改革,相信经过一年的学习培训,有了丰富的经验积淀,我校师生一定能够顺利地走进‘全课程’,让‘全课程’带给我们新的气息和面貌。”

      最后,薛文兴校长也给大家提出了希望:“希望所有的教师能转变原有的观念,逐步走向‘全课程’,使课堂变得轻松愉悦,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