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1
点击:
来源:青龙实验小学
发布者:李永春(青龙实验小学)
6月19日上午,天宁区全体美术老师齐聚红梅实验小学美术教室,开展每学期一次大家期盼的“美术习作指导经验交流研讨活动”。
首先由每位学校推荐老师精选本学期执教过程中最得意的一课或一个单元分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本次活动最大的变化是汇报形式与汇报内容的变化和创新。主要体现为:第一、老师们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PPT展示,而是有微视频、配乐讲解展示等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听的老师们在进行视觉享受的同时更进行听觉的享受。如解小的余丹老师介绍“来自海洋的你”结合一首甜美舒缓的《宁夏》乐曲,让老师们沉浸于旖旎的海洋世界之中。延陵的刘伟老师用拍摄的视频短片介绍了校本课程《写生》的实践智慧。第二、老师们的经验交流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还延伸到课堂外;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还与其他学科相整合。二实小徐玥老师通过微视频展现了《名画欣赏》社团开展过程中的教学智慧,拓展了听课老师的教学视野;浦前梅玉老师把《戏曲人物》的教学与信息学科教学相整合,这种借力的方式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我们也感悟到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机整合能产生1+1〉2的合力效果……从老师们不时热烈的、由衷的掌声中可以读出老师们的欣赏与感动。
经验交流活动完后,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性发言,蒋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并简单交流了一些感受:1、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更为丰富。老师已经从单一的结果性评价转向立足孩子的发展性评价,评价语言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2、对工具的有效研究。特别是怡康程珺倩老师开发了用棉签等工具来指导孩子们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生活智慧和教学智慧;北环袁小婵老师对于绘画工具“炫彩棒”的积极探索,让我们看到工具的无限扩展性,更引发大家思考怎么发掘表现工具的效用。3、具备强烈的资源意识。博小姜汶青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图片——有关“家乡的桥”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使学生既有了观察的对象,又有了表现的抓手,教学事半功倍。4、极具实践智慧,红梅郑砚琴老师通过向其他学科老师借力和整合校级活动、省市区级比赛等活动,有效的将教学与各种活动相整合,值得大家借鉴。
接下来每位专职教师将精选的学生习作本、学校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作品,按照年级进行展示交流。
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本次的交流活动共有18位老师的智慧无私地奉献,这是我们的“智库”。老师们从交流活动中感受着、感动着、学习着……经验和智慧的最大价值是运用,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更将会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新的探索、提炼新的教学经验!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精彩。(程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