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变革中传承博爱教育精神,而又能不断变革、创新、突破?如何既保持博爱特色,又与教育大时代相接轨?本次培训正体现了博爱人在这些方面孜孜不倦的追寻与探索。
本次培训邀请了周苏娟副校长作了热情洋溢的开班动员,周校长给所有博爱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她指出,打破课程壁垒,进行深度的课堂改革是目前博爱的航行方向,在探索的路上,“修炼”和“热爱”则是航行的动力源,同时周校长用一首小诗《热爱生命》来鼓励大家不畏艰难,正如小诗所说,“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本次培训的上半场是由蒋瑛副校长、蒋忱副校长、戴霞副校长作讲座。三位校长作为船头的瞭望者,分别从教学转型、学校活动、师生关系对大家作了引领。蒋瑛校长用几个故事,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向老师们传递了教学转型的方向,不论是赵红老师的“学生就是尺子,任何评价都与学生的成长连在一起” ,还是陈耀老师的“要让他们从小就体会到兴趣受到尊重的价值”都让大家有了醍醐灌顶般的启发。蒋校长就教学转型指出: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拓展贴近孩子生活的课程,让每个孩子在有趣好玩中,展开发现、探索、合作、研究,在一个个研究中获得自主成长。通过项目学习,形成跨学科总动员,把相关学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知识和能力系列,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学会综合多维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老师们听得热血沸腾,都跃跃欲试,纷纷表示要大胆迈步,努力尝试。接着蒋忱校长用诗意的语言开启了主题为“生命、生活、生长”的主题讲座,蒋校长从“关注”、“回归”、“等待”三方面阐述了学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即:“关注生命关注需要”、“回归生活回归儿童”、“等待生长等待花开”,大家沉浸其中,尤其是关于课程化、定制化的活动开发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最后,戴霞副校长就重建师生关系展开了精辟的论述,“赏识”、“鼓励”、“信任”,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转型时期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是每个博爱人再需学习的,戴校长还用经典影视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师代表形象鼓励大家百花盛开,勇敢去做。
本次培训的下半场主要安排了远程视频学习和分组互动讨论,视频学习中老师们一起观摩了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常丽华老师、杨玉翠老师和钱峰老师的课。为了提高观摩效率,让老师们更有效地从视频中汲取养分,校教科室精心设计了观察量表,让老师们多角度地对视频进行个性化学习,比如可以研究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老师的状态等。视频观摩学习后各学科还按组别进行了沙龙研讨,各学科的老师畅所欲言,把智慧的习得一起碰撞交流,如语文学科在蒋校长和李主任的带领下,老师们各抒己见,收获颇丰,老师们有的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想了自己的感悟,有的老师从教师引领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整个交流学习历时4小时,大家仍然意犹未尽。
在教育变革的大潮流中,博爱人劈波斩浪,勇猛直前,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博爱的冲锋舟定会满载而归,相信博爱人定会成功完成华丽的转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