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天宁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天宁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4-08-28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于纯(天宁教育文体局)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校教科室主任在教科研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发挥有经验的成熟型教师的骨干作用,培养富有活力的年轻教师,营造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自主、常态的氛围,提升学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拟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            教科研保障活动

持续推进“每日文化早餐”、校际互动交流、网页抽检三项活动,提升学校的课题管理水平和教师的研究能力。

(一)每日文化早餐

本学期,将请各教科室主任参与到“每日文化早餐”的推荐行列中来,每校至少一次,将各校的学习、思考互换互惠,促进共同提高。

(二)校际互动交流

各校在期初提供课题常规的校本研究安排表,由中心约请、学校自主邀约或学校双向选择,各教科室主任参与到兄弟学校常态校本研究中(也可参与学校组织的中期评估、结题活动中),做到每个教科室主任至少一次,以形成互通管理、交流经验的氛围。

(三)网页抽检

上学期绝大部分课题在研究的同时,达到了网页建设同步留痕,跟进研讨有序的要求,但也发现了网页框架不清晰、寻找内容不方便、缺少网络互动、更新周期过长、存在无关内容五项问题,需要各校组织力量加强管理、调整改进。区域建立双月第一个周五组际互查(四个教育集团分别为一组)、双月最后一个周五中心抽查制度,双月一次反馈,使课题网页管理到位、活动有效。网页检查两次不合格的不予中期评估和结题。

二、            教科研突破活动

上学期,区域研究重在学校课程的整体思考和框架构建,本学期,将以全课程探索为例,深入推进学校的课程研究。

通过前一年的实践,全课程团队的凝聚力、课程开发的自觉性令人钦佩。每月一次的探索学校开放、研讨活动基本确立和内化了全课程理念,初步形成了教育教学的行走路径。根据专家“会诊”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本学期将主题学习课程规划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和转型研究(如富有“情趣·创造”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丰富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展开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1.形成一项区域范围的制度——全课程半日研讨制

根据区域学校全课程参与情况,调整区全课程研究联盟成员,约请教研员,共同确定半日研讨制度,包括主题、频度、流程、参与人员、工作要求等,形成合力,及时交流和推广区域研究内容和成效。

2.聚焦两个方面,使目标明晰、实践有效。

在全课程理念观照下,各校根据自身基础和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实践,及时积累研究案例,呈现全课程教学和研究现场。

三、            教科研重点活动

本学期的课题节点活动主要有两类: 51项课题结题鉴定和30项中期评估。遵循区域研究“以评估带培训”的基本理念,将根据以往活动中反映的问题中,先行组织撰写结题报告和中期研究报告的培训,而后以学校为主体,中心为指导,组织相应的活动。

(一)结题活动的价值追求、时间、方式与流程: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推广天宁科研成果,促进区域研究的互动交流,用一学期的时间,进行省市区2011年度课题结题,结题方式分现场结题、会议结题、材料结题三种。

1.学校对照各级各类课题的结题要求进行自查。自查合格的,910前,由学校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省规划办课题需填写相应的《成果鉴定申请表》),和中心共同确定结题方案;自查不合格的,由学校填写《课题变更表》申请延期,由相应的省、市或区管理部门盖章后生效,延期最多一年,仍不合格的将不予结题。

2.为了提高结题的实效,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对三种方式的结题活动提出如下建议

1)对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富,对他人研究有启发和推广价值的课题,建议进行现场结题。省重点和立项课题、市重点课题,拟申报省市教学成果、省市哲社科成果、省市教科研成果的课题,市教科研基地学校的课题原则上采用此方式。

2)会议结题的课题活动,需形成同类课题区域层面的校际互动。课题参加人员除本校研究组核心成员外,另有校外同类课题研究人员参加(校外人员占总人数一半或以上)。市立项课题原则上采用此方式。学校委托中心会议结题的,910日前提出书面申请。

3)材料结题的课题,由学校期初申报,区教师发展中心统一组织。课题组需在结题前一个月完成课题研究资源包(包括结题报告、结题鉴定表、回应预期成果的相关调查报告、论文、案例集等),并在区网公示两周。区立项课题原则上采用此方式。

3.鉴定结果分为同意结题、暂缓结题两类。对于同意结题的课题,鉴定组根据情况提出申报优秀成果、继续梳理研究成果、修改结题报告等后续要求,最后完成《结题鉴定表》(省规划办、省教研课题有结题证书)交回课题组,所有结题的课题成果上网推广。结题后,学校要准备新一轮课题的申报。

(二)中期评估的价值追求、实施办法:

为了突出学校在课题研究中的主体作用,培育精品课题, 2013年度市、区备案课题分两个阶段进行中期评估。

1.第一阶段,由学校为主体组织评审活动。建议课题较少的学校联校开展活动。学期初将评审方案报给区教师发展中心,评估组成员至少3名(含1名校内教研组长、或中层和校级领导,1名校外人员,可以是市区教科研部门领导、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或他校教科研负责人)。评估活动主要针对前期研究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评估结果分“不予立项、校级立项、推荐区级立项、推荐市级立项”四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报与中心。评估活动后,各校组织修改,并将推荐区、市级立项的课题中期评估材料提交到区教师发展中心。

2.第二阶段:由区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市专家组织评估活动,最终确定课题立项的级别类别。

中期评估活动结束后,完成《中期评估表》交回课题组。后续跟踪管理课题的研究过程,特别关注和扶持前期研究扎实、初步成果显著的精品课题。


教科研活动各月安排

常规活动:

1.        双月一次网页互检、抽检

2.        每月一次全课程半日研讨

3.        参与学校校本研究和节点活动

9

1.        “学校课程”研讨会暨教科研分管领导会

2.        完成学校结题申报

3.        结题报告的撰写培训

10月:

1.        市教科研基地学校区域开放活动

2.        中期研究报告的撰写培训

11

材料结题活动

12月:

2013年度备案课题市级评估

1月:

1.        全课程探索总结活动

2.        2014年度天宁区教科研优秀成果评奖。

*910前,请做好以下常规工作:

1.      学校教科研分管领导制订学校计划(后附校内各课题研究计划),填写《天宁区学校校本研究安排表2014.9》,电子稿发至邮箱:tjujys@{域名已经过期}

2.      各课题组将研究计划上传至本课题网页上。

3.      提交课题变更申请表。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二〇一四年八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