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秋日,满眼的绿色已然暗淡,然而透过淡淡的秋意放眼怡康校园,依然是生机一片,因为我们的校园流淌着奶和蜜,我们的教研活动正在发生改变,我们的课堂在悄然转型!
靶定目标 让教研活动回归实效
从博爱语文基础课程到拓展课程再到活动课程,分管教学的魏健副校长给每位老师做了详细的解释、专业的引领。拓展课程是基础课程的拓展延伸,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本年级的特色课程、学科活动,以及主题周活动。为此,教研方式要改变,教研活动要为“课堂转型”而服务。
本学期语文经验教师推门课改为校区敞开推门课,欢迎青年教师、
交流使人清醒,思考使人深邃。每次的练兵课,老师们要静下心来整理课堂实录,梳理评课内容,撰写新闻报道,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从热热闹闹的评课到静心地学习反思,青年教师更要学会沉静语文。
课堂转型 让语文学习美丽转身
特级教师孙剑锋说:改天换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改变一点点,却可立竿见影。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博爱的“课堂转型”已经迈开了坚定的步伐!语文微课程学院的创建与介入,低段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识字等学习方式的大胆尝试,都是我们做出的努力。这个学期,我们就围绕“课堂转型”,从课程整合,教师行为,学习方式,学习活动,语文学科学业成绩评价等方面,踏踏实实地展开我们的研究。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慢的艺术,因此一年级结合区拼音教学改革的专项活动,介入全课程的理念,将“整合资源趣味先、享受拼音慢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题。二年级秉承上学期的小组合作,并将课前预习安排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实实在在地提升孩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年级更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关注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生成”。在日后的集体备课中、二备中、反思中、课堂中都要围绕本年级的主题展开研讨,改进做法,真真切切地从转变着教师理念,一点点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学生的成长有无限的可能,关键是我们教师在引领的同时,有没有真正解放他们。因此,本学期各年级语文学科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外阅读都用糖果章、大胆章、好问章、智慧章、红五星、小红花等方式奖励学生,一个月进行汇总打分,这种常态学分制让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展示自己,挥洒个性。除此以外,平时孩子制作的读书小报、口语交际、语文学科活动都作为附加学分奖励学生,学生在参与就有奖、优秀还加分的学分制激励下,孩子们必将在快乐中学会知识、懂得方法、获得情感、提升品质,而我们的常态教学也由“教语文”朝向“教学习”“激兴趣”的美丽转身。怡康校区的全体语文教师,坚持人人改变一点点,坚持每天改变一点点,“课堂转型”必将华丽转身!
怡康校区执行校长周苏娟全程参与本次语文教研大组活动。她相信,通过每位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