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未下鞍,硕果芬芳峥嵘时
发布时间:2014-09-26
点击:
来源:天宁区职工学校
发布者:张倩萍(辖区终身教育)
——发展中的天宁区老年大学
天宁区老年大学起步于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通过抓普及、夯基础、上规范,实现了大发展、大突破、大提高。短短四年时间,在校老年学员由最初的108人发展到1700余人,专兼职教师30名,常设山水画、素描、葫芦丝、英语、木兰拳、太极拳、舞蹈、声乐、电脑等59个专业教学班,已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的老年大学。
一. 齐心协力,学校旧貌换新颜
四年前,天宁区老年大学还挤在新坊桥小学内教学和办公。因校舍破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教室和教学场地紧张,已极不适应老年教育发展的需要。2013年,区委区政府抓住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启动这一契机,及时制定了老年大学搬迁和新校区改建方案。由于领导重视、部门支持、老年大学全体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改建和搬迁任务。
今昔对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校区是:教学环境优良,设施设备完好,配套功能齐全,真可谓“旧貌换新颜”。而天宁区老年大学的变化不仅仅是面貌的变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变化、实质的变化。
二. 规范管理,学校教学井然有序
三、好中选优,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选聘好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遵循“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原则,在综合考虑他们的思想政治条件、专业水平和工作业绩的前提下,聘用了30名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同时学校还开展“名教师工作室”挂牌工作。根据自己申报,专家评审,共评出“许罗美术工作室、陈亮摄影工作室、宋开诚电脑工作室、凌亚伟舞蹈工作室和高沧海瑜伽工作室”五个名教师工作室,为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路子。
四、因需设课,满足学员多元需求
天宁区老年大学本着“一切为了满足老年学员精神文化需求”的理念,从教学、生活等方方面面为学员提供人性化服务,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年人求知求真的校园、求乐求健的乐园、文化养老的家园。在教学上,学校根据学员的要求因需开课,根据学员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员的建议改进教学。课程内容贴近时代生活,突出健康娱乐、修身养性、趣味实用等理念。每个学期结束之前,学校还会通过不同途径征求学员对教学质量、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校领导也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学员当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想方设法满足老年学员对学习的多元需求。
五、辛勤耕耘,结出芬芳硕果
天宁区老年大学发展至今,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2014年5月,我校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常州市老年大学校长王如青观看后频频赞扬:“很好,有水平。”6月,我校选送的太极拳队和太极剑队参加江苏省传统武术交流比赛都荣获了集体项目的第一名,并有数名学员分别获得金、银、铜奖。还有许多学员在书画、摄影、声乐、舞蹈等领域有所建树,在全国、省、市各类报刊发表作品数件(篇),成为市、省乃至全国书画、摄影、音乐、舞蹈等各类协会会员。我校的形体舞艺术团和成品舞艺术团多次参加市、省的比赛、演出,好评如潮,近期还将去北京参加展演活动。
展望未来,天宁区老年大学会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进取,不断开创我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天宁区老年大学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