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景的十月秋意盎然,校园内的橘子树上结满了果实。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局小音乐联校教研组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二次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幸和金燕南名教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合并开展,研究主题是———“歌唱中初步的词谱对应能力的培养”,半天的活动丰富而又充实,老师们一起收获着、成长着。
本次活动共有两位老师指教,
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们展开了研讨,
一:歌曲整体教学设计不能过碎,不能让学生缺乏整体感受。
在歌曲教学过程中往往老师会犯这样的问题,把一些教学环节割裂的太碎。在教学中要“抓大放小”不要担心会出问题。不能一节课下来就只抓住几个音乐要素不放,学生都没有完整体验歌曲机会。要顾大局不要抠细节,除非出现很明显的大问题,更不能让语言占据歌唱的时间,要在学唱的过程中慢慢提升技能水平。
二: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能更贴近学生实际。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太空,应该更具体、更贴近学生实际和要具有可操作性。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细化,可以把本节课的重难点来设定成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师拿到教材要思考:一、根据课标,我的学生会做到怎样?二、根据文本(词、曲),我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块状结构?
三:教师对学生音乐感受语言干涉过多,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太机械。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老师语言不能干涉太多。一些老师在进行乐理知识教学时,如一些附点、休止符等,孤立的强调它的理论意义,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想尽办法让学生掌握,而常常忽略了儿童的体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要有顺序不能颠倒。教师要心中有“谱”:先做到有节奏的诵读,然后再放到歌曲中去演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