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公告通知>>智慧分享,共同成长 
智慧分享,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4-11-07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虹景的十月秋意盎然,校园内的橘子树上结满了果实。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局小音乐联校教研组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二次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幸和金燕南名教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合并开展,研究主题是———“歌唱中初步的词谱对应能力的培养”,半天的活动丰富而又充实,老师们一起收获着、成长着。

本次活动共有两位老师指教,周琦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上册《小鞋匠》老师细腻地指导了学生的歌曲演唱,并巧妙的设计图谱,还将有趣的律动融入歌曲中,一气呵成,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表现歌曲。在拓展部分,老师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音乐体验,为学生拓宽了音乐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了更多音乐的魅力。第二节课是怀德教育集团黄芸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上册《水花花泥巴巴》,老师用不同的四种声响让学生聆听,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歌曲意境,并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不断感受、熟悉歌曲,让学生饶有兴致地进入了歌曲的学习。在演唱过程中,老师用诵读与模唱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演唱,并用律动与演唱的结合让学生活泼地演绎歌曲,课堂氛围热烈欢快,师生互动融洽,呈现了音乐课堂的活力。

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们展开了研讨,老师给予了两位教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都能够站在学生立场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扎扎实实组织教学的同时能够关注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升了孩子们的音乐学习能力。当然老师也针对每一节课指出了不足:

一:歌曲整体教学设计不能过碎,不能让学生缺乏整体感受。

在歌曲教学过程中往往老师会犯这样的问题,把一些教学环节割裂的太碎。在教学中要“抓大放小”不要担心会出问题。不能一节课下来就只抓住几个音乐要素不放,学生都没有完整体验歌曲机会。要顾大局不要抠细节,除非出现很明显的大问题,更不能让语言占据歌唱的时间,要在学唱的过程中慢慢提升技能水平。

二: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能更贴近学生实际。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太空,应该更具体、更贴近学生实际和要具有可操作性。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细化,可以把本节课的重难点来设定成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师拿到教材要思考:一、根据课标,我的学生会做到怎样?二、根据文本(词、曲),我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块状结构?

三:教师对学生音乐感受语言干涉过多,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太机械。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老师语言不能干涉太多。一些老师在进行乐理知识教学时,如一些附点、休止符等,孤立的强调它的理论意义,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想尽办法让学生掌握,而常常忽略了儿童的体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要有顺序不能颠倒。教师要心中有“谱”:先做到有节奏的诵读,然后再放到歌曲中去演唱。

经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与成长,上课老师也收获颇多。相信在联校教研这个平台上,会有更多的老师展示自我,收获成长! 
                                                        图\文:赵宁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