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公告通知>>体态律动,白云飘飘——记11月解小联校教研活动 
体态律动,白云飘飘——记11月解小联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4-11-12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1112日上午,解小音乐联校教研活动在浦前小学多功能教室如期举行。浦前小学、延陵小学、丽华二小、兰陵小学和解小音乐老师们齐聚一堂,通过课堂观摩,共同进行课堂教学的研讨。

本次活动主题为:体态律动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围绕主题,浦小的刘姝延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白云》。

刘老师从孩子们心中的白云入手,一步步带领孩子们走入了一个白、软、轻、慢的美丽世界。从节拍到旋律线,从咬字吐字到分句演唱,刘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地带着孩子们在漫天白云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课后,老师们首先对浦小的孩子们给予了高度赞扬,整齐的声音,良好的音乐习惯与素养展现了刘老师平时常规课堂的有效性。接着,刘老师向大家进行了说课,就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分别进行了阐述。评课时,大家各抒己见,群力群策:

一、充分运用让孩子们感到快乐的音乐线索

  新体系下的教育思想就是要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一生快乐服务。整节课中,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风婆婆”的出现了,她的出现,不仅让孩子们很快地认识了“S”、“M”两个音乐小伙伴,同时也将孩子们的兴趣提升到了最高点。如果将“风婆婆”这一孩子们喜欢的线索充分运用,歌曲力度的强弱变化便可在孩子们理解并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展开,大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体态律动”的引导下让孩子们学会“动”起来

  “动”是人的本能,“闻歌起舞”是人随着音乐律动的本能反应。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体态律动”除了培养人的感知系统和体验系统外,还要培养人的行为系统。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人的感觉、影响人的精神。过去那种学习音乐仅靠手指来演奏或解释音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通过其它方法唤醒人的艺术感觉,并通过感受和体验去表达音乐情感。可以说,体态律动教学法正是以其全部力量填补了传统音乐教育的不足,开创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新领域。

因此,在实际律动的教学中,学习律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音乐游戏中学习律动;在歌唱与欣赏中学习律动;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习律动等等;“体态律动”可以渗透在任何一个环节当中,教唱、旋律线、力度的变化、咬字吐字等等,而非仅仅体现在柯达伊手势的辅助教学上。

    体态律动作为音乐教育新体系的主要教学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老师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但是要真正将它运用得当,真正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提高音乐素质,还需要我们长期的、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在正确的教育思想下寻找新的突破点,不断创新和丰富教育手段才能使这一教育理念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体现音乐课程的美育价值。
图/文:张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