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教育集团接受“美德江苏校园行”大型教育新闻采访活动
博爱教育集团注重引导师生“善德、善人、善行”,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落实,做到人人记心间,个个仁爱心。2014年11月13日下午,江苏省教育报刊总社记者们来到博爱教育集团龙锦校区,开展了“美德江苏校园行”大型教育新闻采访活动。陪同前来的有常州市教育局宣传处副处长、《常州教育》报刊社社长鲁兴树,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办公室副主任柴曙瑛。副校长金伟平、办公室主任袁明洁、学发部副主任钮小媛参与了此次采访活动。
秉承理念 立德于心
活动伊始,龙锦校区执行校长金伟平副校长为在座区领导及记者介绍学校了在美德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及成果。学校坚持秉承“博学仁爱”的办学理念,志在培养“关爱他人、呵护环境、个性灵动、胸怀世界的阳光少年”。学生健康的身心、文明的举止、良好的道德,这是博爱教育的核心内容及应有的担当。随后,学发部副主任钮小媛结合学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向来访者作了细致的介绍。她从四方面展开今天的价值观话题。一是注重环境文化的渗透,注重理念文化中体现,注重视听文化的融合。用每一面墙、每一道景全方位融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良好育人效果。二是通过校园活动,形成“无痕德育”理念。“最美博爱娃”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博爱小当家”岗位成长活动,一月一价值观主题、一月一礼仪主题。积极发挥“博爱之星”和“最美教师”示范引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依托学科活动,洗涤学生心灵。《博爱讲坛》、《道德讲堂》、《经典诵读》等活动,博爱用经典的道德活动打造“最美博爱少年”。四是深入“八礼四仪”,做“最美风景”。通过《博爱礼仪微视频》、《博爱仪典课程》、《博爱生命课程》的展示,全方位展现了博爱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深、透、专的特点。
美德少年 仁心仁德
接着,记者采访了博爱美德少年朱笑语和刘步青同学,小小年纪的她们分别被评为常州市“美德好少年”和天宁区”百优美德“好少年。朱笑语是博爱四年级的一位“热心肠”的好孩子。听说一位年仅12岁,坚强、乐观、能干的姐姐刘小茶得了鼻癌,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医院看望。当她得知贫困却懂事明理的姐姐治病缺钱时,她向全校的小朋友们发出了倡议,请大家拿出自己闲置的文具、书本、玩具等学习和生活用品,举行一次“爱心义卖”活动,把义卖所得全部捐献给刘小茶姐姐。义卖后第二天,她又带着全校小朋友义卖得到的一万四千四百五十元钱,再次来到了小茶姐姐的病床前,把大家的心意和祝福带给姐姐,用爱心支持姐姐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以实际行动谱写一曲又一曲博爱的颂歌!刘步青同学就读五年级,是全校有名的懂礼仪讲文明的好学生。在家里,她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经常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学校,她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弯腰捡起一片废纸”、“还你一片绿色”、“小草青青脚下留情”、“小草在睡觉请您别打搅”这些都成了她口头禅。“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两位同学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周围的同学,不断的超越自我,成为博爱校园“最美的风景”。两位学生面对记者的采访,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充分体现了博爱娃良好的德行素养。
采访在博爱励志影片《远行》的视频播放中圆满结束。博爱校园用“最美风景”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得到了领导和记者们的好评。“爱礼善勤责信”,“八礼四仪“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践行,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长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为此而不懈努力,不断探索,让价值观的浓郁芳香在博爱校园弥漫散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