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北京,天气异常寒冷,但凛冽的寒风仍然挡不住我们学习的热情。12月7日,我们一行8人在戴霞副校长的带领下,赶赴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全课程学习。
来到亦庄实验小学的第一天,我们就听到了“数学女神”杨玉翠老师一节精彩万分的数学课。杨老师用她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单元起始课《角》,这节起始课给孩子学习《角》这一单元理清了脉络体系。课始,杨老师就开门见山,抛出问题:看到这个“角”字你们能想到什么?孩子的数学思路被打开,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想法。接着,杨老师让孩子们尝试当小小编书者,再次抛出问题:如果要研究角的知识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孩子的数学思维又一次被激发,激烈的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应从认识角、角的种类、角的测量工具、角的应用这四个方面来研究。杨老师带领孩子们逐个方面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进行不断的碰撞,不断地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孩子自己进行解释。例如:直尺不能量角的大小,三角尺只能量部分的固定角的大小,那么发明什么工具来量角的大小呢?量角的工具只有量角器吗?等等这些问题,无不体现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课上到此处,孩子们对于“角”就像着了迷一样,求知欲望完全被打开,眼中闪着是“我想学、我要学”的光芒。此时的杨老师又笔锋一转,停止了讨论,而是让孩子们翻开数学课本,静静的思考,对比一下自己编的内容与数学家编的有什么异同。全班导读数学教材,既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又给予细化补充。课的最后,杨老师又将本单元知识与下一单元知识进行联系,再一次抛出问题:角的知识与下单元的长、正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孩子们带着问题上课,又带着问题下课,这就是一个老师的数学课堂最吸引人的地方。
杨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们在座的老师受益匪浅,她的课正如她的人一样,虽然朴实但却睿智。正如杨老师的教育理念:数学教学要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聪明。相信孩子,依靠孩子,就拥有了数学课堂的智慧源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