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交流 思辩 碰撞 提升 ——天宁区举行校园长俱乐部沙龙活动 
交流 思辩 碰撞 提升 ——天宁区举行校园长俱乐部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15-01-14   点击:   来源:办公室   发布者:柴曙英(天宁教育文体局)










    为进一步促进校园长专业引领和管理能力的提升,18日—月9日,天宁区教育文体局举行了校园长俱乐部沙龙活动,各小学(幼儿园)书记、校(园)长、副校(园)长、校(园)长助理、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人员、局机关相关人员近160参加交流互动。为保证校园长参加俱乐部沙龙活动时能聚焦各个领域,展开充分的研讨,实现交流分享过程的增值,此次俱乐部沙龙活动围绕“校本转化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精细管理优服务,整合资源促保障”、“创造教育新生活的路径选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四大主题,采用“项目组研讨交流”的模式,由领衔人召集,并主持各项目的沙龙活动。局党委书记李伟平、副局长陶建平参加了校园长俱乐部沙龙活动。

     

【“新基础教育”项目组】:

    围绕“创造教育新生活的路径选择”这个话题,全体与会校长展开了深度汇谈,大家一直认为程建设大有可为,“为可有大”局小教育集团期末课程建设,二实小教育集团就活动课程建设等学校的特色课程实施,为“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发展提供新鲜的养分课程实施尤为关键,“变”为核心“新基础教育”研究联盟内的所有学校,都应眼盯“课程建设的文本框架”,脚踏“课程实施的课堂形态”,以课堂教学转型作为下阶段课程建设过程中着重解决的问题;要立足课堂转型研究,解决瓶颈找准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校本教研,让校本教研助力课程实施和课堂转型,并以瓶颈性问题的解决唤醒教师的研究自觉性,增强他们的研究成功感。

全课程”项目组】:

     与会校长以“直面问题”为出发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提供实践的经验,形成相关共识。对于“如何立足学校实际培养全课程的师资?”问题,大家认为要重视学校在课程文化上的融合,同时理念融合培训要长程规划、多元多层,用挖潜的方式推动教师自主成长。在“如何变革管理适应全课程的发展需要?”问题上,大家形成这样的观点,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要用扁平化的管理解决新问题。“对全课程学业质量评价有何意见?”大家发出一致呼声,希望全课程的评价与分科教学相区别,尝试综合评价。

【“数字化学习”项目组】:

    参加活动的校长们积极探讨与交流学校数字化学习的推进工作,北环路小学首先谈了学校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出课前、课中、课后的备课建议,从备教案转变为备学案,从服务教师的教转变为服务学生的学。兰陵小学介绍了微作文项目的当前进展,提出了数字化学习在突破课堂教学难点、重点之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关注学习方式的变化。丽华二小认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较多的学校,开展数字化学习研究更有意义,不仅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责任。雕庄中心小学和青龙实验小学的数字化学习试点刚刚开始,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对学校开展数字化学习研究的未来充满信心。大家表示将进一步学习数字化学习相关理论,探索数字化学习在课改中的新经验、新形态,丰富学习方法,真正促进学生学=主动学习,实现个性化教学。

【学生发展项目组】:

    分管德育的校长结合学校德育特色,畅谈学生活动经验:“让学生成为自理自护的自然人,把生活和课程紧密地编制在一起。生命就是一个课程,博爱生命课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体验,关注学生体验。”;“创造教育新生活的选择应该是学生活动和学科教育的融合共生。”;“打破教育的节律,重新给他新的意义;打破固定形式,走班形式;打破一种评价方式:比如作业单,汇报;打破参与的主体,引入更多的家长资源。“学生立场是教育新生活的根本。”“生活要关注自然性的东西。”新生活要关注整合。”“教育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该坚守的要坚守,需破的要勇于探索,不破不立。相信在全新理念和价值追求下,我们师生的教育新生活会逐步呈现。”大家在共享智慧中寻找未来之路。

【后勤管理项目组】:

    后勤管理沙龙组有资深的校长,有刚加入后勤工作的新手,但在活动中都谈到了工作中要有主动服务意识,要精细化管理,要加强学习,整合资源,创新举措,让后勤工作也不断提升品质。

【幼儿园学习研究共同体项目组】:

    各园园长们分别就幼儿园课程领导、园本化课程开发、园本课程规划实践案例、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指导、如何进行课程审议、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感受与收获进行了交流,分享。作为课程领导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的新使命,园长应该基于自身特点与学校实际来提升课程领导力,找到课程改革校本推进力的持续源泉。本次沙龙激发了园长的办学热情,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办理想的教育。

 

    本次全员参与的沙龙活动,让所有的校园长在共享智慧的基础上,又站在了另一个高度,用更清晰的理念和行动,去追寻教育的梦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