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朝二:开放的课堂 精彩的生成——记华师大吴亚萍教授的讲座 
朝二:开放的课堂 精彩的生成——记华师大吴亚萍教授的讲座 
发布时间:2015-01-16   点击:   来源: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发布者:史柏良(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朝二:开放的课堂  精彩的生成
——记华师大吴亚萍教授的讲座

      

       116日下午,我校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萍教授做了《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研究》专题讲座。朝阳二小全体教师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了吴教授的精彩讲座。

       吴教授从当前课堂教学的封闭现象入手,结合实例向教师们生动活泼地揭示了束缚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四大封闭现象:“小步子走”现象、“替代思维”现象、“视而不见”现象、“盲目开放”现象。只关注技术板书形式”等教学现象,阐述了互动生成的展开逻辑,提出了具体的三放三收的设计。作为新基础教育的合作学校,尽管我们的教师有大问题的意识,并力求实现开放互动,但课堂上依然会出现小步子走替代思维的现象,吴教授的讲解如同一剂良药,让我校教师找到了存在于自己课堂中的,针对问题进行集中捉虫

       讲座中,吴教授引用丰富的语文、数学、英语、美术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案例,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实现互动生成。她强调,要基于教学养成关系把握系统设计,要基于教学互动关系把握开放过程。吴教授要求教师们要关注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关注大问题的挑战性、关联性、递进性,重心下移时要做到人人参与、起点外显、促进资源的生成。

       讲座结束时,吴教授建议老师们在常规教学中要关注五问:问题开放了吗、重心下移了吗、会捕捉问题了吗、小组讨论时机对吗,有核心问题吗、资源如何处理呢。

       两个多小时的精彩讲座,吴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就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给出了全新的诠释。全体教师为吴教授清晰的条理、精彩的案例所折服,在吴教授的解读之下,老师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新基础教育”的魅力,深刻体会到由知识教学转化到育人教学的价值。
                                                                                                           (图:季菲/文:杨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