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二:主题课程开发 期待更多精彩
为了在新学期更好地进行主题课程的探索与实施,在开学上班第一天2月27日上午,我校邀请了解放路小学的刘亦主任给全校老师作了以“主题课程开发的实践之旅”为主题的培训,分享了他们的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与经验。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在这个寒冷的阴雨天里,显得暖意十足。
刘主任首先介绍了解小主题课程实施的几个阶段,并具体介绍了课程内容。他们的主题课程从2014年春天起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基于全课程读本,开展了小范围的半日主题课程,如《阿力的碗》、《花之歌》和《走进人民币》。第二阶段结合天宁区拼音教学改革,开展了《玩转拼音》主题课程,将音乐、美术融入语文,使得拼音教学更有趣味。这时已意识到全课程是理念,不是读本。第三阶段发展为周课程,适逢“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开展了《不能忘却的记忆》课程,从学生社会生活出发,从教材的整合重组出发,从全课程的空白处出发,周一至周五设置了丰富的内容,从课内发展到课外,让学生铭记这段历史。第四阶段更具整合性,放假前一周进行了《欢乐中国年》活动,分为探秘年历、腊八福粥、春联纳福、拜年祝福和团圆包饺五部分,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主题课程的乐趣。主题课程的实施经过了起承转合四个阶段,一步步更扎实有效。
关于主题课程如何开发实践,刘主任也给我们指点迷津。第一步是围绕主题,搜索教材自然融合,新知、就知要互为补充,边缘、核心也要相得益彰。第二步是关联生活,重组教材整体规划,教师要捕捉学生关注点,嵌入生活进行时,还要还原生活真味道。第三步是发展素养,开发教材综合学习,要“综合”语文能力,“综合”学习方式,更要“综合”其他学科。
的确,在主题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疑难。通过本次培训,很多教师都大受启发,进而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快速转变教学理念、时刻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大胆搜集教材和生活中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我校的主题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一定会越走越远,精彩无限!(郭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