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修订内容歌唱教学策略的研究——记三月博爱联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03-20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2015年3月18日上午,博爱音乐联校教研活动在清凉小学四楼音乐教室如期举行。丽华三小、北环小学、清凉小学和博爱音乐老师们齐聚一堂,通过课堂观摩,共同进行音乐问题探讨。
本次活动主题为:教材修订内容歌唱教学策略的研究。围绕主题,清凉小学的蔡林娟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音乐课《好一个土娃子》。本课的歌曲是新加入教材中的歌曲,带有浓郁的北方韵味, 蔡老师通过视频导入,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群来自山区、大自然间生活的孩子与我们的生活有所不同,通过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找寻到歌曲特有的幽默、风趣的感觉,以此进入了后续一系列的歌曲教唱环节。歌曲教学结束后,蔡老师给学生聆听了带有儿化音版本的表演,更加深了孩子对音乐特有韵味的感受,再通过学生们自身的演唱,让学生们如身临其境一般,亲生经历了生活在乡间、山间的那种自由与张扬的感觉。蔡老师的教学有序而扎实,给听课老师带来了美的享受。
课后,老师们针对本课教学进行了研讨,首先,蔡老师进行了本课设计的简单阐述,本节课的选课,蔡老师经过了深思熟虑,试上的时候发现课堂用时比较短,学生演唱的还不是很到位,因此在这节课中,蔡老师进行了课堂设计的微调,改变了学习歌谱的方式,充分让学生发挥自身长处,自己认谱,听琴演唱,这也体现了蔡老师平时课堂中识谱教学的扎实程度。
老师们针对此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蔡老师的课堂教学非常扎实,整班教学声音都非常统一,有着合唱队声音的感觉,张口跟琴默唱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好,能够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聆听,在心中建立音高感,帮助发音的准确,并训练了孩子们积极聆听的良好学习习惯。导入环节中的二声部练声曲,能够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每节课前进行这样的训练,孩子们的合唱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升,在心中建立三度音程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驾驭由三度音程为主组成的合唱曲。
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疑问:歌曲教学的环节略显单调一些,是否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环节,充实整个课堂教学?在整班教学的平时课堂中,到底是重点抓声音的音准问题,还是增添一些趣味性,两者如何兼得?平时课堂的歌唱教学与合唱社团教学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分别有哪些着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各抒己见:在平时课堂歌唱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的风格特征来确定歌曲教学到底偏重哪一个方面,比如歌曲适合合唱,是较为常见的歌曲风格,就重点抓细节,将声音演唱好;若音乐的地域风格较为明显,则可重点抓音乐风格演唱,只需将大致的风格演唱出来,对于音准声音等细节问题可适当放低要求。比如《好一个土娃子》这首歌曲,则可以重点从它的“绔”的感觉入手,唱出它的特色韵味,在整个歌曲教学中,调如果起得太高,孩子们的声音拎得太上,就会让“绔”的感觉少了一些。因此,这首歌曲后续的环节设计可以向风格上靠拢,去创设教学环节。
在本课的研讨结束后,清凉小学陈健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二年级《钟》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通过律动导入、打击乐器伴奏、歌曲聆听、歌曲教学、欣赏《在钟表店里》片段为整个课堂设计过程,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歌曲教学的相关步骤,更深入地了解与对比了高低年级歌曲教学的异同点。
每月一次的联校教研活动,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在这样有序又有效的研讨中,相信我们天宁音乐之风,能吹得更远,更远。
图:管业 文:陈健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