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兰陵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在蒋琳校长的带领下,联合丁贤琴、徐佳两位年轻老师,用了三课时进行了六年级第四单元的群文阅读实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打造了高效语文课堂。
三位老师进行了前期的研讨,整合了第四单元《夜晚的实验》、《学会合作》、《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三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单元整合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随后的研讨中,大家畅所欲言。老师们认为:任务单介入课堂,目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质量。三位老师都设计了任务单,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使课堂更开放、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学习方式更多元。此外,任务单的介入改变了课堂结构,形成了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大组研讨的流程,提升个体和群体学习的质量。
陈桃校长特别指出:究其这次单元整合教学研讨的成功原因有三:1、任务单设计少而精,都是针对文本理解的重难点、写作方法和学生不懂之处;2、教师适时介入,关键处及时提升和引领;3、课堂资源弥补差异性(同伴互助帮助差生,课外拓展给优等生更大的思维和发展空间)。随后她提出中肯的建议:1、这种设计和流程要因班而异,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调整。3、我们还要在写人文、寓言类文章的领域里进行研究,真正依托任务单这个抓手提升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质量。
原市教研员张七中老师对这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还提出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字词学习和理清脉络整合学习,还要关注课文的人文精神,三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要引导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用任务单引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研讨,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是兰陵小学新的课题研究方向。这项研究坚守一个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为了创造更高效的课堂,我们将不断探索与追求!
![]() ![]() |